摘 要:在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孩子主動探索的精神,使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有助于孩子盡快了解這個神秘的大千世界,為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而開展科學活動,是一種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的手段。
關鍵詞:幼兒;科學活動;主動探索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使幼兒主動探究的前提是,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因此,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尊重幼兒提出的意見,給予幼兒空間,使其能夠充分地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寬松的氛圍中使幼兒主動地對科學知識進行探索。例如,在進行美妙的聲音這一科學活動時,可以先讓幼兒自己敲擊教師準備的小物品,聽聽發出的聲音,當敲擊到玻璃瓶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幼兒都很喜歡,覺得玻璃瓶敲出來的聲音最動聽。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玻璃瓶里注入清水,每個瓶中的水量都不相同。之后讓幼兒再敲擊玻璃瓶,幼兒通過敲打,會發現發出的聲音與其他小朋友不同,格外的興奮。于是幼兒一起合作,如同彈琴一般敲打出美妙的樂章。通過這樣的科學活動,使幼兒在探究中體會到快樂,并且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孩子合作的意識。
二、提供多樣化的科學材料
在進行科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幼兒積極地想象、創新,不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幼兒,要作為引領者引導幼兒思考。可以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科學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通過動手實踐,去探索、體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收獲知識。在開展“有趣的轉動”這一活動時,教師并沒有對旋轉進行講解和演示,而是給幼兒帶來了大量的材料,其中有:鐘表、紙風車、傘、陀螺、發條玩具、繩子、鉛筆、牙簽、撲克牌等等。讓幼兒自己想辦法將這些材料旋轉起來。這樣一來,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為了讓撲克牌旋轉起來,小賀用牙簽作為輔助,將牙簽插在撲克牌,這樣撲克牌就旋轉起來了;小雅為了讓鉛筆旋轉起來,將繩子綁住鉛筆,用力甩動繩子,鉛筆也旋轉起來了。幼兒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探索,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科學活動中為幼兒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鼓勵他們去發現、去體驗;提供多樣化的科學材料,來激發興趣,使其主動融入活動當中。通過科學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感官,加強了幼兒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應該重視幼兒科學活動的開展,通過有效地開展科學活動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同時,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兵.幼兒主動探索精神的培養與教師的策略[J].才智,2013(03):25.
[2]周維.淺議科學材料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3(10):56.
作者簡介:鄺惠儀,女,1980年9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廣東省深圳市皓源第一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科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