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走進京劇》這節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創新點是:憑借信息技術手段,營造京劇氣氛,優化音樂教學過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音樂欣賞;整合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是一種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僅靠老師的語言介紹,或聽唱段欣賞,對學生認識其綜合性表演藝術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能拓展學生的認識視野。
2.學生分析:職高學生對京劇了解不多,他們對拖著長腔的京劇不是很喜歡,但他們具有求知欲望強、表現欲望強、好奇心強、積極性高的特點,能熟練使用Internet,有較高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教學環境分析: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授課,便于使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這是滿足學生情感與認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實用的途徑。
二、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加深感性體驗。老師使用多媒體出示京劇的視頻片段,為學生創設看得見、摸得著,京劇就在自己身邊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跟著媒體示范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做一做京劇的表演程式,這是學生感受和體驗京劇的良好途徑與方法,能使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和技能。信息技術多媒體視頻的演示解決了一般音樂老師無法達到的京劇表演專業水準的難點,體驗教學法便于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更好地感受體驗京劇的表演特點。
三、課后延伸
為了拓展京劇文化視野,提議學生在班里辦個京劇藝術墻報。可提示學生在網絡上搜尋有關京劇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劇故事、藝術家的逸聞,可用文字、圖片、唱譜等各種形式。最后以“弘揚民族文化,振興京劇藝術”為口號,在《唱臉譜》的音樂聲中結束此課。
四、教學反饋
1.教學氛圍和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有師生熱烈的討論聲,也有學生激情昂揚的發言聲和學生發自內心的由衷感嘆“京劇,你真OK!”。這一切說明,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在這節課上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2.活動形式豐富,學生實踐成效顯著。聽一聽、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學生的實踐活動串聯了本堂課。
3.交流方式多樣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機交流,生機交流,使課堂生機勃勃,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將帶領學生成為網絡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創新點是:憑借信息技術手段,營造京劇氣氛,優化音樂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宋海燕.談談信息技術如何輔助小學音樂教學[J].新課程:中,2011(03).
作者簡介:史萍,女,本科,就職學校:西寧市世紀職業技術學校,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