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譜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具,平時被教師大量應用于音樂活動中。作為一種工具,圖譜有其獨特性和普遍性,其中獨特性在于靈活、便利,可以形象生動地講述事件的起因、經過與結果,并且在制作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個人情感,使得圖譜具有人性化的特質。
關鍵詞:圖譜;利用;制定
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只有充分利用圖譜,注意積累與反思圖譜運用的經驗與有效策略,才能為提高活動有效性奠定基礎,使幼兒能緊跟活動的節拍,建構起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根據本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目標:(1)通過故事,知道“不怕冷的大衣”的秘密:冬天寒冷時,要多運動才能讓自己暖和起來;(2)積極思考,想出讓身體變暖的多種方法;(3)樂意用不怕寒冷、堅持鍛煉的精神鼓勵自己。第一、二點目標設為重點目標。讓幼兒知道不怕冷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就是常運動。第二點目標設為難點目標。中班幼兒的獨立性較差,行為表現方面也往往具有強烈的情緒性,需要他人的鼓勵和支持。能讓幼兒自身去做到不怕寒冷,早早起床多運動是非常難的,所以我把目標二設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在設計本活動的過程中,我考慮到故事部分使用圖譜能使故事內容更具體、直觀、形象,幼兒容易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內容。在幼兒討論取暖方法環節用上圖譜可以起到加深記憶、總結的作用,要比純粹的語言總結更形象生動。
在為本活動設計圖譜時,我以圖片和符號為主,這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在合理設計應用圖譜時,讓健康活動各個環節的組織都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
一、開始部分
欣賞故事“會變暖的大衣”,我以提問導入“你們見過會變暖的大衣嗎”同時出現“?”和“大衣”的圖譜,激發幼兒聽故事的欲望。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我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圖譜與故事內容一一對應,幼兒在看著圖譜聽故事時,視覺活動和聽覺活動同步進行,適時的提問讓幼兒的口語表達與圖譜感悟產生一一對應的關系,促使幼兒在大腦中產生如下聯系:①故事內容與圖片的聯系。②內容與過去的知識經驗的聯系。這可讓幼兒的學習呈現一種主動學習、自我聯系的狀態,提高了學習效果,同時也發現了“會變暖的大衣”的秘密——運動。
二、基本部分
1.結合故事討論并得出結論,“運動能使身體變暖和”,這里結合幼兒的討論結果呈現平時幼兒的運動項目的圖譜,并出現運動標記的圖譜。讓幼兒知道在冬天哪些運動項目能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暖和起來,起概括總結作用,運動標志圖譜讓幼兒記住“運動”這兩個字的含義,使幼兒體會到“不怕冷的大衣”是運動。各種運動都能使人暖和起來,加深了幼兒對運動取暖的意識,使他們更透徹地明白世上沒有“不怕冷的大衣”,只有運動才能使人變暖和的道理。
2.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御寒的方法,提問:天氣冷了,還可以怎么辦?(幼兒自由討論各種御寒的方法)幼兒討論后出示穿戴、吃、取暖工具的標記圖譜,得出結論:天氣冷,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圍圍巾,吃一些熱的食物的這些方法也可以幫助我們抵御寒冷。這些圖譜沒有背景,突出與標記相關的物和運動項目,使幼兒對御寒方法的記憶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
三、結束部分
我利用問號、箭頭、御寒方法的標志及相應的圖片完整展示了冬天可以使自己變暖的方法,進行回顧、提升,并重點突出運動取暖的圖譜。強調“運動取暖時最佳的方法”,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進行教育總結!
我在為《會變暖的衣服》進行圖譜設計過程中遵守以下幾點原則。(1)形象性原則:圖譜的設計較形象地表現出活動內容,色彩鮮艷。(2)趣味性原則:設計的形象生動、有趣、可愛,讓幼兒喜歡。(3)有序性原則:圖譜設計符合活動內容的結構和順序。(4)簡易性原則:圖譜設計簡單明了。
如果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利用圖譜,一定會達到優化的目的。同時,任何一個教學環節的圖譜都不能說是完美、沒有缺憾的。圖譜有遺憾并不可怕,相信通過后期加工、整理,使其趨于完善與系統性,并以更簡潔、美觀的形式在活動中進行再現。不管圖譜是以何種形式再現,它都將繼續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幫助幼兒回顧經驗、提升經驗,成為可供幼兒隨時互動的素材。
作者簡介:何鶯,女,1977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卜弋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