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改的新形勢下,每位教師與家長都在急切地渴望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便是能把孩子培養成材,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當必要。
關鍵詞:教育孩子;科學性;藝術性
一、換一種角度愛——學會受愛
作為初為人師的我,站在孩子們中間,時常又回到童年,回到我的那個時代。而如今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孩子也變了。駐足在他們之外,我用心去追尋與體會,現代的孩子與曾經的我一樣,也有著自己心靈的渴望,這種渴望與我卻有著不同。當我與他們走得近些再近些時,我突然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些東西不必在乎,可有些東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對你的愛。
二、換一種方式期望——該放手時就放手
把孩子培養成才,讓孩子學會多樣本領,參加舞蹈班、書法班……當家長給孩子如此安排時,是否想過孩子們最渴望的是什么,他們渴望自由的天空,他們有自己渴望的理想。你可知道你過高的期望,會帶給孩子無望。
該放手時就放手吧!還給孩子一片獨立的空間,他們不希望服從,他們需要夢想,這樣才能使孩子的世界充滿歡樂。
三、換一種方法指責——學會賞識你的孩子
過多的指責,帶給孩子的往往是自卑與無措,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在很多家庭里,由于父母所受教育有限,對自己的孩子不會正確的鼓勵,在自己孩子面前往往說某某孩子如何好怎樣優秀。而從來都不去賞識自己的孩子,忽視了孩子渴望被認可的心理需求,孩子的成長需要肯定與尊嚴。
四、換一種形式給予——磨煉與失敗是成長的源泉
在現代的家庭里,獨生子女比較多,家長對唯一的寶貝所給予的過于“全面”。不僅吃、穿、住、行全方位服務,而且任何生活小事也由父母全面包辦。可憐的父母你可曾知道生活實踐的磨煉與失敗往往比書本上的知識來得更加深刻,有意義。
現代家庭生活富有而舒適,在這舒適的環境里,去營造一個和諧、真愛、健全、自信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多些尊重與肯定,多些包容與磨煉,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里去學習、宣泄、成長、進步、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相信你一定會倍感自豪,因為你的孩子是你永恒的財富。
參考文獻:
孫云曉.習慣決定孩子命運[C].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楊翠蓉,女,本科,就職學校:吉林省敦化市第七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語文教學。
王麗,女,本科,就職學校:吉林省敦化市第七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