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應用題在小學生眼里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應用題的方法,由易理解的簡單應用題入手,解決較難的復合應用題。
關鍵詞:數學;簡單;復雜
一、以分析數量關系來解決簡單應用題
解決簡單應用題是解決復雜應用題的主要前提,只有掌握了簡單應用題的解答之法,復雜應用題才有解決的可能。在我們教學時,主要先抓住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二者之間的關系,而后由所學的四則運算的內容和數量關系,確定正確的解答方法,尋得答案。例如:單價×數量=總價。可編:西瓜每千克3元,買15千克要付多少元?如此訓練,學生就可以自己編簡單應用題,而且還會根據數量關系自己解決問題,也就為解答復雜應用題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攻克復雜應用題
復雜應用題是在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增加了環節與步驟。找尋適合的方式,攻克復雜應用題就并非難題。
1.掌握多種方法解決復雜應用題
在小學的復雜應用題中,有的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共同解決同一道應用題,這樣讓學生的思維不受束縛,不受限制,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及創造性思維都得到培養。
看這樣一道題:六(2)班有學生64人,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3倍。這個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此題就有多種方法解決。(1)方程:解設:女生有x人,那么男生就有3x人。列方程為:3x+x=64。(2)比例分配:誰看作“單位1”?(女生)1+3=4 64÷4=16(人) 16×3=48(人)。(3)比例:男生與班級總人數的比是多少?(3:5)解:設男生有x人,應列為:x:64=3:5.
2.找對“單位1”,解決分數應用題
對于分數應用題來說,學生非常難于理解和掌握,學生在解答時錯誤是百出,什么情況都有。為此,對于分數應用題該怎樣指導呢?解答要先找準“單位1”,然后看“單位1”的數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如果“單位1”是已知的,就用“單位1”乘以分數;如果“單位1”是未知的,用分數除以分數,求出“單位1”的量。
小學數學應用題雖然比較抽象,但是由簡單應用題入手,把復雜應用題轉化成簡單應用題進行解決就容易多了。
參考文獻:
王憲昌.數學思維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段洪發,男,大專,就職學校:吉林省敦化市賢儒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