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會經歷錯誤和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初中數學中的錯誤是難免的,但是如果我們珍惜錯誤,建立“錯題銀行”,認真地分析錯題銀行,我們將會成功或很快成功。
關鍵詞:失??;錯題銀行;信心;進步;成功
“錯題銀行”集中了自己在數學中曾經出錯的題,出錯的題目和做事情失敗一樣,人人都會不斷經歷。失敗,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發明1000多種發明,可失敗了上萬次,光在制造電燈時,就失敗了1340次,正是愛迪生不斷吸取失敗的教訓,才為人類帶來了光明;愛因斯坦制作小板凳,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張海迪為了參加體育項目,也失敗了300余次……所以怎樣看待“錯題銀行”,下面幾點希望引起重視。
一、“錯題銀行”的建立是可行的,實用的
當你的數學成績單上出現“紅燈”時,當你的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時,你是否意識到這失敗之中又將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呢?從小學到初中,科目增加、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學生認識結構發生根本變化,數學從具體到抽象,加上還未脫離小學的教學模式(手把手、多重復、動手少),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習不得法而不斷出現錯誤,久而久之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開始陷入厭學的困境。因此,對犯過的錯誤進行系統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害怕學生出現解題錯誤,對學生犯錯嚴厲批評,其實錯誤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對學生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暫時性結果。錯誤也是一種資源,錯誤就像陽光下的棱鏡,它能折射出知識、技能、數學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若不能及時地消除,問題就會由小變大,積少成多。與其在相同地方栽跟頭,不如看見絆腳石就隨手搬開,每跌一跤就換來一段坦途,豈不更好!因此從效率的角度來看,“題不二錯”——不相同地方栽跟頭才符合高效低耗的原則,有利于盡快解決數學問題,重視這些錯誤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快,剛才說過的事,過一會就可能忘個干凈。所以準備個錯題本,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出現錯題和問題,就隨手記在“錯題銀行”上。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等于把一只水桶上的漏洞,都集中到一個篩子上,什么時候有空,就什么時候解決。一個錯題本,把分散存在的學習漏洞,變成“集中看管”,給解決問題帶來了很大方便,讓學生建立“錯題銀行”,通過對“錯題銀行”的分析,找到學習習慣和方法的不足,不光可以提高數學學習成績,而且能激發自主學習數學的快樂。
即使是最棒的學生,知識鏈也有不足之處?!板e題銀行”是最好的診斷工具,能十分有效地判斷自己哪兒有問題。如果從課本里海底撈針地去找錯誤,補漏洞,大部分時間是浪費在“查找”這個環節上,效率一定很低。然而錯誤的特點是分散的和少量的,大都不適合用集中查找的辦法發現。所以”錯題銀行”是可行的、實用的。
二、充分發揮”錯題銀行”的作用
在錯題的錯誤背后,原因可能不相同。有的可能是根本不懂,這屬于基礎知識不足;有的卻可能是粗心大意審錯了題,這屬于學習習慣的問題;還有的是技能不熟或是經驗不足,屬于技能方面的問題。通過對錯題問題進行歸類,可以從各類錯誤所占的比重,發現學生突出的薄弱環節是什么,然后才可能對癥“開藥方”。缺什么補什么,不再在多余環節上花力氣,就能避免或減少題海戰術的負擔,有利于高效地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由于不同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所以整理”錯題銀行”,是一種非常富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從“錯題銀行”中得出不少有價值的結論,拿來指導數學學習,往往有極強的針對性,能起到高效低耗的作用。
作為家長,對于孩子考試前的數學輔導,“錯題銀行”也比較有用。作為一個臨時性的辦法,可以在孩子臨考前一段時間內,專門找出孩子做錯的題——“錯題銀行”,讓孩子自己對犯過錯誤的題講解題意,看是否對每個題目的每一點含義、每一項要求都能正確理解,是否知道如何做,遇到孩子有誤的地方,就逐點講解清楚。由于數學語言相對較少,經過一段突擊講解之后,孩子不懂的東西必定會大大減少。
數學的學習可以把它歸結為兩個關鍵詞:競爭和“錯題銀行”。當數學成績下降時,為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錯題銀行”拾起,將每一個易錯點記下來,認真分析其原因,抽時間重新做,直到比較完美為止,并經常翻看,對你的成績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學生曾經所犯錯誤,是學生獲得和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認真整理“錯題銀行”,經常看“錯題銀行”,揭示錯誤是為了盡量減少錯誤,盡量做到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這也做到對知識鞏固與復習,歷年來的中考狀元或高考狀元都介紹“整理錯題集”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可見整理“錯題銀行”是非常重要的、科學的、可行的方法。
三、養成整理“錯題銀行”的好習慣
養成整理“錯題銀行”的好習慣,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生應該把這種方法當成一種主動的行為,而不要把它當成一項任務來被動地接受。我們都有親身體會,一件事情主動做和被動做的效果截然不同,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很好地給自己一個定位,優點是用來提升自己的自信的,而缺點正是自己提升的空間潛力所在,缺點包括自己曾經出錯的地方,所以好好地分析自己的“錯題銀行”,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世上很少有一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發明家”“文學巨人”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善于從失敗中獲取教訓,從而踢開失敗的絆腳石,踏上成功的大道。努力發揮“錯題銀行”的作用,從中吸取自己犯過錯誤的教訓,相信學生的數學學習一定會越來越給力。
參考文獻:
[1]張欣武,劉衛華.哈佛女孩劉亦婷[M].作家出版社,2006-11.
[2][德]卡爾·威特.卡爾·威特的教育[M].京華出版社,2006-08.
作者簡介:孟慶豐,男,就職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中心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怎樣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