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當前我國的教育方法與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從傳統的“教學”向“研學后教”轉變,并提出了創新的教學模式。針對番禺區的“研學后教”理念,著眼此模式下的小組合作與分工,對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研學后教”是基于近年來國內課堂改革的多種成功模式的合理內核,結合我區課堂教學實際問題提出的。在“研學后教”中,提出了“小組分工教學”的方法,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小組合作教學的理論內核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推動性,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改變了教師壟斷整體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小組合作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合理、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
在傳統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教師分組形式多是根據臨時的學習任務而組成的,對學生合作能力的養成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基于“研學后教”思想下的分組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既能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也有利于各組之間的競賽,符合英語學科的基本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多采用任務分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課堂分組,將學習任務落實到小組成員中,使成員之間將英語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并合作完成全部任務,并將學習任務與英語教學進行聯系,讓學生設計自己喜歡的英語對話,在課前讓小組學生展示小組diary talk,并在英語教學中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以小組的任務為自己的負責,完成自己分內的任務,并在小組中互幫互組,促進整個小組完成任務。
2.加強游戲競賽在其中的應用
游戲競賽能夠將抽象的教學任務轉變成競賽的方式,并加入學生喜歡的游戲因素,提高學生在其中的參與度。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單詞背誦大賽”“英文副詞填空大賽”等方式,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參與,教師將比賽分成各個環節,使學生在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用各自的優勢來補足整個小組的劣勢,讓單詞背誦量較大、反應迅速的學生作為競賽主力軍,并幫助其他學生共同來贏得整個比賽的成功。例如,在舉辦“英文歌曲大賽”的時候,小組成員可以自己決定采用小合唱還是獨唱的方式,小組成員將總任務細化,分給所有人員共同完成,A成員負責確定英文歌曲,B成員負責整理歌詞,C成員負責演唱等,最終通過所有成員的分工協作來完成英語歌曲比賽,使小組成員在這個過程中既增加了詞匯量,又為小組取得了榮譽。
3.加強合作分工小組內部評價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性格、理解能力、學習基礎的差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情況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加強學生之間相互的英語知識傳遞和信息交流。小組中還可以選出一名學生作為小組代表,定期與其他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并匯報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使小組接受其他小組的評價,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吸取其他小組的優點,使英語教學在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的過程中達到效果最佳化。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小組中的成員發現自身存在的優點,并在英語學習中加以發揚,例如,A學生在活動中展現了英語單詞快速記憶、反應迅速等優點,英語教師要對A學生進行表揚,并對其的優秀表現進行表揚和鼓勵,指出A學生可以在背誦單詞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加強在單詞方面的培養,增強其詞匯量,對英語學習起到良好的奠定基礎的作用。
總之,“研學后教”理論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思路,也是對新課程理念的踐行和發展。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為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我們應加強對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分工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英語學習,最終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使學生能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巨平.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林燕燕.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上,2013(06):74-75.
[3]靳孝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4]張菊玲.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212.
作者簡介:梁澌韻(1984-),女,廣東廣州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