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語文;多媒體教學;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不足,硬、軟件設施不全,是阻礙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關鍵。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缺乏是當前面臨的硬問題。盡管現在農村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觀,但與需求相比,仍相差甚遠。我們很多農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到的還是最原始的教學方式:一本教材,兩只粉筆,一本教參,其他輔助教學設備和輔助教學手段寥寥無幾。這樣一來,所講解的很多內容就變得空洞而使學生聽得乏味。很多時候教師課前想了較多的辦法也作了較多的準備,但是學生的接收度和吸收效果卻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多媒體技術是我國現代教育的重要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推廣和應用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宰課堂的單一教學模式,并有利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學習和自主學習。那么,如何使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已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若是可以將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將更有利于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本人就我們現在的教學課本作了適量的分析,經過分析,我發現現在有很多的語文教學課程都可以引入多媒體工具而教之。例如,《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本是一篇偏向于自然科學的文章,如果利用傳統教學在課堂上拿著課本給學生講解,學生的的認知和理解可能達不到教師想授之的效果。我之前有過對這篇課文的講解經歷,實踐證明也是收效甚微,學生聽得甚至云里霧里。我為什么要保護地球,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學生從本質上可能根本就不理解。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改變教學模式。我查閱了網上關于這篇課文的相關資料,采用多媒體教學來講解這篇課文。教師首先從網上下載查找到相關的資料、圖片、短片等,然后適當做一些修改補充做成PPT;課堂上,老師播放幻燈片,展開討論,與學生互動討論,適時點撥、評論。于是一個個閃耀著創新火花的答案誕生了,學生紛紛指出自己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環境污染現象,作出承諾如何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關愛地球,這樣,這篇課文的學習通過多媒體教學完美結束。
將新的電子教學方法引入到小學教學的課堂上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李玲.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21).
作者簡介:覃興明,男,1965年2月出生,專科,就職學校:重慶市云陽縣雙土鎮無量小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