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布局貴州茶產業
近日,中糧集團與貴州省農委、貴州茶產業聯席委員會辦公室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糧集團將在貴州成立中糧貴州茶業公司,投資構建以綠茶為主體的全產業鏈業務布局。
烏龍茶新國標實施
6月22日,共21項茶葉相關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消費者可根據標識判斷品質。其中,《烏龍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烏龍茶第2部分:鐵觀音》等兩項國家標準最受業界關注。
廣東茶葉收藏鑒賞協會成立
6月22日,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鑒賞協會在廣州成立,該協會將為茶葉愛好者提供收藏、鑒定等咨詢服務。
安徽4大名茶登陸央視
從6月6日起,安徽四大名茶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開始在央視一套和新聞頻道播出廣告,匯集迎客松、謝裕大、潤思、天之紅、霧里青、徽六、汪滿田、猴坑8個品牌。
莆田或將迎來倒閉潮
從去年開始,莆田一些茶店迅速消失,部分堅持至今的茶店,除了批發零售茶葉外,經銷茶具成了另一生存渠道。業內人士表示,倒閉潮出現后,茶店將走向專業化經營。
天臺山云霧茶將進軍華北
近日,浙江省天臺縣特產部門與山西五金機電商會達成合作,初步達成了“天臺山云霧茶”入駐山西太原各類商會的項目意向,順利完成了“天臺山云霧茶”進軍華北的前期洽談工作。
武夷山茶博園晉升為4A景區
近日,武夷山茶博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順利獲批,目前已正式開游。茶博園位于武夷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西南部,是國內少有的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公園。
川茶搶占珠三角市場
茶博會期間,川茶設置了面積為922平方米的“四川館”,產品涵蓋了綠茶、紅茶、黑茶、茉莉花茶四大類茶葉,包括竹葉青、峨眉雪芽、仙芝竹尖、天府龍芽、川紅等川茶主要品牌。
湄潭茶企牽手順豐快遞
日前,國內民營第一快遞順豐速運與湄潭多家茶企簽訂合作協議,24小時內將湄茶送到國內一線城市,讓消費者第一時間品嘗到湄潭新鮮茶葉。
紹興抹茶打開歐盟市場
今年以來,紹興抹茶開始全面打開歐盟市場。以前,紹興抹茶主要出口日本,今年以來,開始全面打開歐盟市場,這也是前5個月抹茶出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宜賓擬建西南最大茶集散地
未來10年,宜賓將打造成為集生產、加工、銷售、科研、包裝、物流、旅游、文化等為一體的西南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建成四川省千億茶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茶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示范區。
廣南縣茶葉品牌建設見成效
近年來,云南省廣南縣著力打造優質品牌,提高廣南茶葉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全縣春茶產量達3055噸,同比增長736噸,茶葉總產值1.98億元,增長7.2%。
滇紅茶強勢掘金東南亞市場
2013年1月至11月,云南出口茶葉共7500噸,創匯6000萬美元,出口創匯同比增29.6%。除出口歐美、日本外,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頗具盛名。
漳平茶葉總產值超10億元
目前,漳平市茶園面積近11萬畝,其中,水仙茶近5萬畝,種植水仙茶茶農近4000戶,全市茶葉產量達5000噸,總產值超10億元。
都勻毛尖擬分26個等級
近期,黔南州對都勻毛尖茶地方標準進行修訂補充,擬將都勻毛尖茶系列產品擴充為5大類26個等級,實現地方標準對州內茶葉產品全覆蓋。
泉州茶商抱團開拓北方市場
今年以來,茶葉市場走向萎縮,大部分茶企面臨著受眾狹窄、市場低迷的困境。為應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不少泉州茶商已經打算抱團“北上”,借助北方大型的茶葉交易商貿平臺,積極開拓北方消費市場。
安徽推出茶葉買賣合同范本
近日,安徽制定并發布《安徽省茶葉買賣合同》示范文本,目前已在該省推廣使用。合同范本的內容主要分為標的及交(提)貨時間、質量要求、交(提)貨地點方式和驗收方式等八條。
邵武野茶用新包裝賣高價
據報道,福建省邵武市高山野茶使用新的茶葉包裝后,每公斤成品茶的售價要比往年高出60元至100元。
雷山“茶旅聯姻”吸引游客
近年來,貴州雷山突出民族文化、鄉村旅游、特色茶園,著力推動茶旅融合,建設雷公山茶城、茶葉景觀帶等茶文化旅游景點,還推出苗都觀光、民俗旅游和茶園生態探幽等茶文化旅游線。
斯里蘭卡茶協與云南交流
6月6日,云南省科技廳、茶葉企業與斯里蘭卡茶葉協會代表就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合作、金融與農業科技合作探索等方面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