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品網上交易時代的確已經到來!以嘉德在線、趙涌在線、HIHEY為代表的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正風生水起,保利與淘寶網一起合作了傅抱石專場網上拍賣大獲成功,近日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發布將成立網上畫廊,讓藏家直接參與網上作品的購買。
藝術品網上交易打破了傳統藝術品交易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只要擁有互聯網,買賣雙方可隨時隨地實現交易,成功擴大交易群體,降低交易成本,從而促進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繁榮。據藝術市場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0年網上藝術品交易成交總額在10億元以上,2011年國內藝術品網上交易額為12億元,2012年國內藝術品網上交易額為18億元,同比增長30%。北京的藝術品網絡交易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因為目前北京的藝術品網絡交易最為活躍,各類型的經營主體和各種交易方式及經營方式最全。
十余年風雨歷程
1994年4月,我國正式被世界上承認是有因特網的國家。1998年11月2日,我國的首都電子商務工程召開新聞發布會,1個月后,北京西單商場最先試行了網上營銷。此后,我國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藝術品網上交易市場也很快發展和繁榮起來。2000年前后是藝術品網上交易的第一波熱潮。1999年至200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先后出現了多家網絡拍賣公司,如網獵(www.clubciti.com)、易趣(wwv.eachnet.com)、雅寶(www.yabuy.com)、中原鏢局(www.chinbid.com)、酷必得(www.coolbid.com)、易必得(www.ebid.com)、8848(www.8848.com)等。2000年5月5日,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日本軟銀(softbank)和香港電訊盈科共同開拓了網上拍賣業務——“嘉德在線”,并于2000年6月18日正式開站。“嘉德在線”屬于國內最早一批藝術品專業拍賣性網站,也是目前國家文物局唯一通過批準的網上拍賣企業。該網站建立之初就開始每天30個以上的拍賣專場,是中國藝術品網絡交易的開路者之一。而嘉德在線于2000年11月19日成功舉辦的一次網上拍賣會上,一件徐悲鴻油畫作品《愚公移山》,被一位網上別名“汪氏后人”的臺灣買家以250萬元的高價拍得,就曾創下了當時藝術品網上成交單件作品的最高價。這一成交記錄,不僅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也給予網上文物藝術品交易一個積極的促進。這一事件也成為了文物藝術品網上交易的標志性事件之一,顯示出高價藝術品網上交易的可行性。
然而,2000年前后的這一波網上交易熱潮發展的并沒有預想的那樣順利。由于后續資金、技術手段、管理模式等等方面的缺陷逐漸顯現,許多文物藝術品交易的網站發展舉步維艱。“令許多人沒有想到的是,以風險投資模式來運營的這些網站,在上線幾個月后紛紛遭遇資金瓶頸,忽啦啦如大廈傾。”
以知名度較高的綜合類網站易趣為例。1999年8月,易趣在上海成立。2002年3月,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美國的eBay公司注資3000萬美元,與易趣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易趣更名為eBay易趣,并迅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在線交易社區之一。2006年12月,eBay與TOM在線合作,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并于2007年下半年推出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在線交易平臺易趣。從易趣的發展來看,這個網上交易平臺,從1999年成立,到2002年轉變成eBay易趣,國外運營模式引入到中同,再到2006年本土資源TOM的融入,易趣是在“涅槃重生”過程中得到了發展。易趣網上的藝術品交易逐漸成長起來。據易趣網收藏分類經理張慧敏介紹,2002年,易趣網上藝術品交易每天不到11300件,到2005年每天就有近數萬件。中國網上交易平臺的建設一直在摸索中發展。
在第一波的藝術品網上交易熱潮中,也有少數網站依靠自身運營模式等方面的與時俱進、強大的資源依托,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嘉德在線早在2000年便開始發展藝術品在線拍賣業務。起初每年銷售幾百萬元都是艱苦的目標,而在2003年之后,嘉德在線進入到迅速發展階段,2006年的交易額已達到幾千萬元。根據嘉德在線程海清介紹,目前嘉德在線年成交額在五千至八千萬元,今年預計可以輕松突破八千萬。
相比大型綜合類網站而言,單一門類的文物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更容易存活下來。作為最大的錢幣專業交易網站之一,2002年誕生的“錢幣天堂”網站的交易額每月都在3000萬元以上,年交易額超過4億元。在2006年9月時該網站會員就達到了4萬多人,目前網站每天擁有約200萬頁面訪問量,且呈明顯增長趨勢。此類的網站,還包括“趙涌在線”。“趙涌在線”,1997年建立,2000年開通C2C電子商務業務,2004年建立拍賣平臺。2006年,創辦人趙涌拋棄原有的上千萬元銷售額的傳統交易方式,從每月8萬元的交易額做起,把“趙涌在線”改造成純粹的網絡交易平臺。到2008年,趙涌在線已有四萬活躍用戶,每天成交拍品近千件,專場網絡拍賣成功舉辦100多場次,高價珍郵屢屢成交。2013年1月,趙涌在線又推出紙雜文獻的網上專拍,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僅一周內注冊的新用戶就激增了數百之多。1月24日“趙涌在線文獻精品專場”網上首拍塵埃落定,551項拍品共斬獲成交額70.47萬元,成交率更是高達975%。
特殊的藝術品交易模式
國內目前涉及藝術品交易的網站,其經營主體主要有四類:具備拍賣資質的專業性網站,如嘉德在線、趙涌在線等;文化藝術品機構等開辦的網站,如中國收藏交易網、雅昌藝術網等;部分營銷文物藝術品的綜合性交易網站,如淘寶網、易趣網等;科技公司開辦的交易網站,像中國收藏熱線、博寶藝術網等。
雖然網上交易的經營主體比較多樣化,但其經營模式多以B2C、C2C兩種模式為主。
B2C(Business To Customer)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在線交易模式,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商家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嘉德在線即是B2C交易的典型代表。嘉德在線屬于拍賣公司經營,其網站所提供的在線文物藝術品交易,多數是由嘉德公司提供,直接面對客戶。這類B2C電子商務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與網上支付相結合,而大多數企業的配送選擇物流外包方式以節約運營成本。嘉德在線采用了嘉德配送方案和個人自取方案兩種。對于前者,嘉德在線在由自己專業的包裝之后由宅急送或者順豐快遞。而對于后者,嘉德在線希望客戶尤其是在提取貴重的藝術品時,能夠個人親自來提貨。另一個代表性B2C還有HIHEY網站,該網站成立于2011年,著眼于年輕藝術家,旨在打造通過互聯網為藝術家、藏家、畫廊等提供涵蓋展覽、拍賣在內的全方位服務。HIHEY不僅將拍賣業務常規化,還在2012年完成了首個網絡春拍,取得1193萬元的不俗成交價,同時保持每月都舉行專場拍賣。此外HIHEY還在傳統拍賣項目上,為推廣年輕藝術家,開拓新專場。此外,藝術倉庫,藝宴商城等網站也是北京目前較為活躍的藝術品B2C交易網站。
C2C(Customer To Customer)是個人對消費者的在線交易模式,即賣家與消費者間的直接交易。在多數網站的商城中,這類C2C的交易模式比較普遍,多數個體經營商與買家直接交易。在中國的網上交易中,淘寶網、易趣網等是C2C交易的典型代表。
從交易方式來看,目前我國藝術品網上交易有三種主要的類型,分別是網絡拍賣、網絡商鋪、論壇交易。網絡拍賣分兩種:一是網上拍賣公司組織拍賣,將提供的作品確定最低價或無底價,然后進行在線定時拍賣,由在線會員自行叫價,價高者得;二是網上信息拍賣,即網上拍賣公司只提供交易平臺而不直接提供拍品,由店鋪自己組織。如嘉德在線、HIHEY、趙涌在線等等一些網站都有采用拍賣模式經營,這種網站的種類和數量最為巨大,交易也最為迅速。嘉德在線從2002年開始,每月1次,定期推出網上拍賣——大眾收藏拍賣會,每期推出包括書畫、油畫、瓷器、雜項等數百件拍品,此外還有周拍的形式,推出一些雅俗共賞的拍品。網絡商鋪則是由注冊會員在網上銷售商品的店鋪,賣家提供商品,并配以多張商品的高清晰圖片為買家參考,買方有圖片參考后,雙方商談白行交接。目前綜合交易網站采用的大都是這種方式,其中以淘寶網和易趣網為代表,規模巨大。但這種網站的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差異也很大,交易較為緩慢。論壇交易是通過注冊會員的信息互動,并輔以站內短信或者聊天模式達成藝術品交易的方式,這種交易通常都是私下交易。另外現在這種論壇通常備有專業的鑒定團隊,不定時的會對論壇的物品有一些推薦和篩選。
不得不提的信用問題
盡管藝術品網上交易已有十余年的歷史,但對藝術品市場來說,信用問題一直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制約。
首先是誠信缺失,這是影響藝術品市場長期良性發展的最大阻礙之一。在整個交易過程中藝術品的真偽鑒定、虛假價格、欺詐交易等問題尤為突出。由于藝術品網絡交易看不到藝術品實物,其圖樣信息是通過網絡圖片傳遞,那么在實物與圖像間便存在著差異,在這其中有不少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與此同時,相關行業規范和法律監管也存在缺環。目前各藝術品網絡交易網站均在各自發展,行業尚無資源整合,沒有達成行業共識,市場成熟度尚待進一步提高。統一、有效的網上藝術品交易規則,也將為藝術品網絡交易營造良好的生態發展環境。
再者,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本身的信譽度也是一個制約。由于電子商務的虛擬屬性,交易標的難以直接品鑒,平臺的品牌就尤為重要。正像大藝網郝立勛在采訪中指出,信譽度對網絡商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藝術電商仍然要面對這個問題,傳統電商的信用體系是很完整的,存在像買家和賣家可以雙方互評等機制,但藝術品的特殊性使得建立信用體系變得很困難,但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僅從從業資質來看,大部分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沒有對應的工商行業分類和經營性質。而整體市場規模小,發展極為不均衡,品牌自身的可信賴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交易平臺的業績和發展。
實際上,2000年以來藝術品網上交易在網絡信用機制的建立、完善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2005年6月,eBay易趣推出了國內首創的“在線鑒定”服務,并聯合多家銀行為用戶提供在線交易安全支付服務“安付通”,分別從物品質量和支付流程兩方面為用戶提供雙重保障。HIHEY何彬在采訪中表示,目前公司對經營藝術品保真,如果有假雙倍賠付,此外自有倉儲、點到點送貨的自有物流也能夠保障藝術品財務安全。
未來:大有可為
根據ArtTactic《2013全球藝術品網上交易報告》顯示,有71%的收藏家在沒有親眼看見藝術品原作時,僅憑網上的作品圖片就購買藝術品。這個數據顯示出藝術品網上交易及互聯網經濟的巨大潛力。而目前網上藝術品的銷售額只占到畫廊銷售額的一小部分,但在未來的3年內會保持增長。
藝術品網上交易在目前尚屬于新興產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大力發展的方向下,存在著可觀的市場前景。近年來藝術品網上交易的成績也較為樂觀。以HIHEY為例,盡管成立時間較短,但每年有百分之百的業績增長,2012年交易額達到5088萬元。而從采訪中,我們也發現,目前一些繪畫作品很受歡迎,尤其是專業性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大部分交易產生在數千元至萬元左右的區間,部分高質量精品也能夠達到十萬的價位。這一區間,正是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主要領域,與傳統藝術品交易市場存在較大的一致性。
隨著藝術品消費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成熟和網絡消費習慣的增長,藝術品網上交易大有可為。也許正如HIHEY何斌所說,下一個十年,可能有一半的藝術品交易都發生在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