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4春拍大幕拉開,紐約蘇富比、佳士得為今年的市場添加了一個又一個的亮點,無論是皿方晷的成功洽購回流,還是雞缸杯的天價成交,抑或是其他品類的佳績連連,一連串的好消息為市場帶來了很大的信心,也使得人們對于內地的各家拍賣行即將到來的春季大拍充滿期待。在熱情背后,2014年的中國內地拍賣市場到底處于怎樣的狀態,拍賣行業繼續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內容值得關注呢?且聽業界人士為我們——解析。
快速增長過后的調整期
從目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來看,中國內地市場從2011年就進入了快速增長之后的調整期,這種狀態是內地市場一貫的循環過程的重要環節。×××劉尚勇介紹說,藝術品市場很多時候被投機和投資所占據:所謂的“在途不在庫”現象就是指東西倒來倒去,從上海倒到北京,北京倒到西安,西安倒回上海,上海又倒到廣州,沒有人真正將它們收藏起來,而是在市場里轉來轉去,這是一種投機行為;另一方面,很多人試圖把收藏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前幾年很多重要的藝術基金以及一些機構、企業和個人大量購進藝術品,目的并不是收藏,而在于投資。正是由于過去這種投資和投機行為比較多,甚至主導了市場,使得市場上的東西在短期之內漲幅過高,因此必然會帶來一次重要的回調。劉尚勇認為:“目前市場回調價格已經接近于常態,到達了一個正常的位置,但是調整結束了沒有,這個也很難說,因為雖然到了一個正常價格的區間也不會立刻反彈起來,會有一段平穩期,之后才能有新的一輪上漲。”
另外,×××葉少波用“令人擔心”來形容今年國內的市場形勢,并認為這種調整狀態并不是藝術品市場獨有的困境,而是在宏觀調控的作用下,很多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現在所有的行業都是資金吃緊,這個就會影響到投入到藝術品市場的資金,比如說過去很多地產公司在現金流稍微充裕的時候會在藝術品市場進行投資,但是從今年的市場來看,很多有錢的行業資金都相對吃緊,沒有錢投入到藝術品市場了。”由于整個經濟形勢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大多數拍賣公司都調低了目標成交額,大概只有以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雖然如此,葉少波仍然認為這種有上漲和回調的情況是市場的正常表現,面臨挑戰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經之路。
要調整的東西有很多
對于調整期所要調整的內容,從市場角度來看,主要是快速猛增的過高市場價格的冷卻和回歸,但中國藝術品市場需要在調整中轉變的遠遠不止于此,×××甘學軍指出:“中國拍賣20年的時間,目前處于一個拐點的位置,或者稱之為一個再啟動的時期,遇到了一個瓶頸。瓶頸表現在幾方面,一方面是傳統的拍賣的模式、機制和理念,都需要在新的市場發展的過程中要有所創新和改進,這需要我們業者進行思考,應該更具創意來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市場環境;另外一個就是從市場外部來講,在新的這種市場變化的環境中和改革的背景下,我們市場的外部環境要有所改善,主要是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的這些內容需要改善,我們在這方面的措施,所有的行政管理方法,要么就是陳舊的,而新的管理方法是限制的,這些東西不利于市場的創新和多元化發展,這些東西不改善,中國的藝術品想要真正的國際化,路途還是比較遙遠。”
雖然現在看來國內市場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劉尚勇認為,現在中國內地市場不成熟的背后也充滿了活力:“現在中外市場各有千秋,成熟的市場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市場,成熟之中也往往面臨著儒化的問題,國外的從業者也有人羨慕國內市場的活躍度,因為他們往往面臨著發展極其緩慢和缺少活力的問題,人們眼中的成熟市場一樣面臨著沉悶的問題。”
調整期中的機遇和挑戰
雖然中國內地市場正處于調整期之中,但不少人從調整期里也看到了巨大的機遇,葉少波認為:“我認為2014年的市場對于買家和藏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真正的行家正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會更愿意出手買進,在市場高昂的時候反而是脫手的,所以2014年春拍藝術市場只是相對的低谷,對于買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朱紹良也提出2014年國內市場的這種不溫不火的狀態其實是給了收藏家一個機會,如果等經濟好轉了,市場大漲,那么收藏家就要花很多的錢來買東西,到時候他的收藏成本就要增加很多,而現在出手要明智得多:“我覺得國內的市場呢,現在來講是完全給收藏家入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現在的市場不是投資人做的市場,而是收藏家在做的一個市場。收藏家可以借助這個機會來進行換倉,調整自己的收藏門類,從而讓自己的收藏能夠形成完整的體系。”
另外,從拍賣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市場的調整期也是一個拍賣行調整期,是拍賣行業健康發展的需求。葉少波指出:“在市場沖高的時候,參與者魚目混珠,大家一門心思想著賺錢,所以很多時候除了擴大規模之外,別的東西都沒有人去考慮。但是市場回落的時候,就像潮水退去,大家就能真正看清市場的底細,這個時候大家就不會無端地擴市場,轉而進行精細化耕耘,在精細化耕耘的時候就能體現出原來相對有實力的和做事比較踏實的拍賣公司的優勢,而另一些只是把市場規模做一個樣子的公司就會遇到比較大的風險。”
應對挑戰的道路
對于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發展道路,業者一直在嘗試各種手段來帶領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比如劉尚勇提到榮寶一直堅持“藝術要走向消費”的思路。他分析認為,很多年輕藝術家不知道如何進入市場,在過去我們的美術教育里面只是教你如何去畫畫,但是沒有教你怎樣去生活和用藝術為社會服務,所以即使有一個大好的市場,這些年輕藝術家也不知道怎么介入,而榮寶堅持一如既往地推出一些新人進入市場來完成打造消費市場的理念,雖然需要一個市場培育的過程,甚至于一開始我們做這個市場就不賺錢,但是他認為這一點很重要,這種方式為后續的市場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如果沒有新人進場的話,市場里就沒有新的籌碼,如果只是那些老的籌碼,最終的結果就是越炒越高,炒到最后大家因為害怕而不敢買了。
甘學軍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認為當代藝術部分在將來的時間中應該會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因為當代藝術的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探討性和成長性都比較好,加之藝術創作和藝術批評相結合,這個市場將會更加活躍。他指出:“現在看來,在市場中大概能占有10%左右,但是在未來應該能占有30%左右,因為市場需求很強,投資性也很強,參與的門檻也低,資源也相對比較豐富,所以它會有比較大的發展。因為現在我們不要說精品宋畫,我們現在買個好的齊白石、張大干(的作品)都很困難了,所以在市場上不開發新的資源是不行的。”
另外甘學軍還指出,春拍要對傳統項目進一步細化:“由于市場需求的多元,我們在傳統的項目上要細化它的學術內涵,細分它的一些需要發掘的一些東西,然后呈獻給市場,在新鮮的項目(方面)也要大膽地開拓,既滿足市場上的需求,也更好地呈現學術上的藝術創作成果,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調整期中的關注點
回到今年的春拍,雖然整個市場處于調整期當中,但調整期之中仍然會有值得關注的內容?朱紹良對市場整體進行分析后認為,蘇富比、佳士得這些海外公司是以器物市場作為主導,器物是在那里拍出天價,而國內還是以書畫市場作為主導,書畫是在國內拍出天價,這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理念造成的,這種格局在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朱紹良還特別指出,無論市場足否處于調整期,藝術市場里像成化斗彩雞缸杯這種一物難求的精品是永遠會屹立不倒的。
葉少波還指出,除了關注傳統熱點品類外,資源類拍品也是值得關注的內容:“資源性的藝術品目前應該來說隨著資源的缺乏和減少,它們的價位明顯是在一個上升的過程當中,比如田黃,它的市場剛剛開始起步,剛剛開始兩三年,它是在一個上升和一個沖高的過程中,不會那么快地剛起來就跌下去,因為田黃這個東西它是在一個價值回升的過程。所以對于這些資源性的藝術品來說,以前沒有充分挖掘,現在市場剛剛開始挖掘,剛剛開始兩三年,還不至于現在市場就有一個很大的沖擊。而我們做的翡翠首飾專場,因為目前緬甸的原礦石處于嚴重收緊的狀態,比原來的市場減縮了一半,這個時候價格再往下走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這類市場有比較堅實的基礎。”
全面看待2014春拍和調整期
如此種種,對于正在進行的藝術品市場調整期和即將到來的2014年春拍,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必不可少。朱紹良從整個經濟發展的角度總結認為,中國的經濟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是不能獨善其身的,歐洲、美國的經濟發展現在看來還沒有回復到它的上升通道,所以它們的經濟非常脆弱,中國也是一樣,但是我們為了控制經濟泡沫采用了宏觀調控,現在經濟的宏觀調控還沒有完全結束。藝術品市場雖然在經濟層面只占有很小的份額,但是藝術品市場是最滯后的一個調整板塊,它的上升完全取決于收藏家的經濟實力,如果經濟實力沒有到的話,那這個市場也不會好,所以我們目前從2010年開始的這個調整期還沒有結束,中國藝術品市場還需要再度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期。甘學軍則從拍賣行業的具體應對措施角度提出意見:“如果2013是調整的回暖,那么2014應該是市場重新啟動的一個開始,它對市場的參與各方都會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我們參與的各方,無論是管理還是運營,都應該培養一種創新的精神。這種新的市場的啟動需要市場環境內外條件的改變共同提供支持,各方都應該以更加穩定和理性的心態來進行市場活動,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家拍賣公司目前都已經開始緊張籌備2014春拍。葉少波介紹說,福建東南拍賣今年不但不會縮減目標成交額,還將結合“福建東南藝術品拍賣五周年”活動進一步開拓市場,足見拍賣行業面對調整期,仍然信心十足。未來兩個月,各地拍賣公司2014春拍將陸續登場,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各家如何應對調整,舉槌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