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導入】
翻開歷史的畫卷,其間盛開著和平、文明之花,然而象征著血雨腥風、殺戮征伐的惡之花也一直未曾衰敗過。可以說,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凝結了血淚的戰爭史。在世界多極化的今天,不少國家和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由于民族、宗教、領土、資源等因素引發的沖突也時有發生?!笆澜绾螘r鑄劍為犁”的叩問回蕩在人們心中,人們厭惡戰爭,呼喚和平。
請以“捍衛和平,守護家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引路】
一、構思的角度
可以突出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表達對和平的向往;也可以通過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跡來表現人類為捍衛和平所做的努力;還可以描述和平帶給世界的美好,激發人們反對戰爭的意識。
二、表現的方式
可以結合當前世界時局或事件,評論戰爭,探討解決方法;也可以借助文藝作品寫讀后感或觀后感,表達內心對和平的呼喚;還可以追溯歷史,講述歷史上的戰爭與和平的故事,體現人性美;甚至可以發揮想象,遙想未來世界等。
三、情感的抒發
對和平的呼喊,情感一定要深切真摯??梢允巧畛羶葦康?,如引用一些有關戰爭的古詩文或成語俗語,既表明自己對戰爭的深刻認識,又彰顯文章的文化底蘊;也可以是慷慨激昂的,如運用反問、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在增強語氣的同時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充分地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態度。
【佳作欣賞一】
讓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
——觀《南京!南京!》有感
□高 哲
密集的槍聲,震耳欲聾的炮聲,硝煙彌漫,黑云壓城。殺戮開始,血流成河,一座城市頓時成為人間地獄……這是愛國主義優秀影片《南京!南京!》里的畫面,真實地再現了南京大屠殺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上世紀30年代的侵略戰爭,我在歷史課上學過,也聽人們講過,但真正體會到它的殘酷和痛苦,卻只有這一次。30萬無辜的中國軍民被滅絕人性的侵略者屠殺。屠殺呀!多么可怕的字眼!
看完電影,我便想:為什么要有侵略?為什么投降了還要被殺死?為什么還大批地殺害手無寸鐵的百姓?為什么!日本侵略者,你們不也是人嗎?同類相殘到這種地步,僅僅以失去道德良知是不能解釋的,你們令人發指的罪行是永遠不能被歷史掩蓋的。可恨!可惡!
同時,我又想:為什么我們自己的國家被人家侵略,卻無力反抗?為什么我們當時的南京政府要放棄首都,放棄人民?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守不住一個城?而電影里,保護難民的竟然是一個德國牧師——拉貝!中國不是泱泱大國嗎?卻要靠一個外國人來保護?可悲!可嘆!
戰爭帶給了我們傷痛和恥辱,也讓我們受到了教訓:貧窮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去家園。
銘記國恥,我們修建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不忘歷史,我們每年的國恥日都要拉響警報??墒?,僅僅是銘記不忘就可以了嗎?
電影中士兵們“中國不會亡”的吶喊,重重地打在了我的心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蔽覀兠恳粋€愛好和平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家園不再被侵犯,就必須要讓自己的國家強盛不衰。而強盛不衰就需要我們每個人有志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只有這樣,才能讓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才能長久擁有和平安寧的美好家園。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讓我真正意識到了民族強盛的重要性。讓我們攜起手來,捍衛和平,守護家園!
點評
文章寫得深沉,極有思想性。在描述影片和感受之外,有延伸的思考:為什么遭受侵略?怎么樣就可以讓歷史不再重演?這是有意義的思考,也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佳作欣賞二】
維護和平
□劉一田
回望中國漫長的歷史,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也數不清,其中有那么一批人,以天下和平為己任,為了天下人的生活安寧,竭盡全力去維護和平。
身體力行守和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楚王為了擴大領土發動侵略戰爭攻打宋國。墨子不顧個人安危,一路風餐露宿,只身求見并勸楚王放棄攻宋,最終以其驚人的口才、超人的智慧以及誠懇的話語說服了楚王,使宋國百姓躲過了一場災難。
舍己取義換和平
匈奴南下,侵犯邊境,騷擾百姓。曾經有一個女子,以她一人之力,離開故土,遠嫁匈奴,耗盡了自己的青春,換來了匈奴與漢朝的和平相處。她就是王昭君。還有唐代的文成公主,遠赴西藏,帶去了文明,換來了百姓的安居樂業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精忠報國護和平
靖康之恥,金國侵占大片國土,奴役百姓。岳飛帶著母親的囑托和一腔報國熱情,帶領岳家軍南征北戰,抵御住了金軍的南侵,一路向北收復失地,為南宋爭來了多年的安寧,實現了“精忠報國”的志向。
開天辟地創和平
軍閥混戰,日寇入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經歷了萬里長征、八年抗戰、解放戰爭,最終建立了一個新中國,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如今,我們的國家正走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途上,然而,藏獨勢力、東突勢力等依然在各地制造著恐怖事件,和平依然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就應該承擔起維護和平的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人民的安居樂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維護和平,共筑美好生活!
點評
本文采用塊狀結構,將歷史和人物串聯起來,描繪了一幅維護和平的壯麗畫卷。文章反向立意,角度獨特,以歷史事件和人物為主線,集中表現了“維護和平”的主題。思想深刻,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