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回憶保姆阿長的一篇散文。全文語言既平實又生動,既含蓄又直白,表達的情感真切自然。
1.“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這是阿長為“我”買來渴盼的《山海經》時所說的話。阿長沒有文化,但為人樸實真誠,尤其對“我”關懷備至,她把“山海經”說成是“三哼經”,暗示了她買書時的大費周折,其火熱的心腸躍然紙上。
2.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這是對“新年祝福”的一段描寫。“我”要坐起來時,阿長的“伸”“按”,細節生動,其動作的敏捷,力量之大,使“我”驚異地看她,而她臉上的神態卻是“惶急”,生動地表現出阿長急切盼望“我”的祝福以保全年“順溜”的愿望。
3.“長媽媽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
這是“我”睡不好覺向母親訴苦后,母親對阿長的責問。作為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母親,沒有直接表達不滿,而是非常含蓄地暗示阿長,以使阿長改正其不好的睡相。這樣的委婉語言,既符合母親的身份,又表現了母親對阿長的尊重。
4.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那時就極嚴重地詰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當隱鼠死亡事件發生后,“我”的心理就產生了巨大變化。原先對阿長的一點敬意變為了怨憤,“我懼憚她什么呢”這一直白的心理表述,活脫脫地把一個“受傷害”的孩子對阿長的憤怒表現出來。直白的語言,毫無做作,極為真實。 即學即練
1.請以平實的語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有個青年人總是抱怨環境,一位長者對他說:“你想保護自己的腳,穿上一雙鞋子比給全世界鋪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下面這段話,你能看出作者對自己、對領導的什么態度嗎?試簡要說明。
你們一定要像容忍你們領導一樣容忍我的無知。我的意思并不代表領導就一定無知,但無知的基本就是領導這句話是不對的!領導怎么可能無知呢?領導這叫大智若愚!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
3.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一段話。
樹葉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沒有愧對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綠勵人朝氣,夏天以濃蔭給人蔭涼,秋天或以顏色悅人心情,或零落給大地增添營養。它瀟灑來去,可謂活得自豪而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