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姍姍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是一位研究生,但她選擇到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鎮(zhèn)中學任教。這是一所農村學校,她的教學方法新穎、課堂精彩,她的“情景教學法”獲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她關愛學生,被學生稱之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她說:我既然選定了農村學校任教,就將在這塊沃土中生根、開花、結果……
決不做服輸的逃兵
2011年,對楊姍姍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當年5月,她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8月,她接到丹江口市教育局通知,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該市錄取為正式教師,她欣喜若狂,為能如愿當一名教師而自豪。
當她得知被分配到習家店鎮(zhèn)中學任教這個消息時,對她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委屈的淚水奪眶而出。她說:“本科上的師范專業(yè),從那時候開始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就是當一名教師。后來考上了研究生,以我的學歷,在丹江口市一中當老師肯定是沒問題的,可是竟然把我分配到了一所偏遠的農村中學。之前,武漢的幾所高中和大學也有意留我在省城工作。”她的親人、親戚和朋友也是一片反對聲。她爸爸說:“我培養(yǎng)了你這么多年,含辛茹苦地供你讀完研究生,還不是為了你將來有份好工作,你當初不在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當一名大學教師,我以為你打算去大城市闖一闖,誰知道你跑到農村去了,還是一所初中學校,你一個研究生是不是給浪費了?”
她開始面臨艱難抉擇:去吧,苦苦奮斗的研究生學歷難道就只值一個農村初中教師的崗位嗎?不去,多年渴望的教師職業(yè)難道就要這樣放棄?她的內心經歷了一次艱難的斗爭,她不愿意放棄當一名光榮教師的夢想,心里那股不服輸、不愿當逃兵的力量替她做出了最后的決定……
用知識開闊孩子視野
到學校之前,丹江口市教育局負責人找她談心,語重心長地說:丹江口市也曾選聘過研究生,有的被分配到農村后直接走人,有的被分配在一中,可干不了幾年還是走了,希望你能為農村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留下來。楊姍姍說:既然上天給了我教書育人的機會,我不會錯過的,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扎實工作,一心育人,一定能做出一番不平凡的成績。就這樣,她選擇留在農村學校。
在教學上,楊姍姍把新教法演繹得活靈活現,她的“英語快樂學習法”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課堂上,學生在她的引導下快樂、主動地發(fā)現知識,而不是傳統(tǒng)的滿堂灌;她會時不時地講個小笑話或者開個小玩笑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習緊張和膽怯的學生得以放松,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她講授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書本,而是以課本為線索,用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她的教學風格獨具匠心,被教師們稱之為“教學奇葩”。七年級剛開始,按照教材安排教授音標。她剛開始也是按部就班教學,可慢慢會發(fā)現,在學生掌握單詞不夠的情況下,教授音標非常難也非常枯燥,掌握的效果也很差。所以,在學生簡單地掌握了基本元音之后,她就果斷地停止了音標教學,每個單元的單詞她采用圖、文、形、聲地新教法,學生很快便掌握單詞。
在教學“博物館”一詞時,她這樣啟發(fā)學生:“誰知道博物館里珍藏著什么?”丹江博物館、湖北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呢?學生對博物館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了解少之又少。她把制作的有關博物館的課件,給學生一一展示出來,學生一片驚呼:“哇,原來陳列那么多珍貴文物……”八年級下學期,學生在她教讀生單詞之前就能基本讀出單詞的發(fā)音了。雖然這個過程比較長,但是學生在擁有了一定詞匯量和基本語感之后,便能自動學會拼讀單詞。至此,她自豪地說:“實踐證明,這一套教學法適應學生為本的理念,能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她的“實物教學法”“情感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獲得了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如今,她又在探索“微知識”“微課堂”教學法了。
“最美鄉(xiāng)村教師”
趙贏銀同學來自一個單親家庭。八年級上學期,他的情緒特別低沉,學習狀態(tài)很差,楊姍姍了解后,“挖空心思”地告訴他青少年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絕對不能做,讓他明辨是非。她還找到班上一個與他家住得近的同學,讓他倆人每天一起上下學。后來,趙贏銀上課不再悶悶不樂,而是就主動舉手發(fā)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期末素質測評,他取得了好成績。
劉正虎同學爸媽都在外地打工,他由爺爺、奶奶監(jiān)管。因為沒有父母管教,性格內向,受其他學生的不良影響,他到男生寢室向學生勒索錢財。楊姍姍對他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就是軟硬不吃。她只好跟他媽媽聯(lián)系,要他媽媽回家管教他。他媽媽回來“腳跟腳”地監(jiān)視他,可他說再也不上學了。她媽媽氣得又去打工,把他交給了他奶奶完事。這時,楊姍姍發(fā)現后,阻止了他輟學行為。她了解到劉正虎同學對體育很感興趣,就鼓勵他發(fā)展體育,將來上體育特長班。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正虎不僅體育大有長進,而且英語等學科成績也取得了好成績。至今,楊姍姍班上的學生“一個都不少”,她被學生稱之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