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可以被定義為創造和維持“教”與“學”行為產生的環境所必要的規則和程序。目的是為課堂教學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心理環境,主要表現為對課堂行為的維持和強化,以及對不當或違規的課堂行為的矯正。《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主要體現在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習得、體能的增強和學習行為的變化等方面。實施小學體育有效課堂管理就是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提高教學質量的內容之一。
樹立體育教師權威
教師的權威有助于課堂秩序的維護,而這種權威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努力去建立。僅僅依靠傳統的和法定的途徑來樹立教師權威是不夠的,也不是恒久的,教師的人格感召力樹立起來的權威才是恒久而影響力巨大的。
例如,在夏天上課,就要顧及學生的健康,盡量找一個比較涼爽防止學生中暑的場地,準備活動中的慢跑也應伴隨學生一起認真地完成。冬天提示學生在球鞋中墊絨布的鞋墊來保暖腳,而不穿棉鞋等不安全的鞋子上體育課。當筆者生病動手術后因聲帶還未恢復時,就在課上拿小麥克風講話,向學生做一個說明,請同學理解一下老師。不久筆者就發現,原來紀律最差的一個班的學生有了很多改變。學生會主動提出由體育委員和小組長幫助筆者進行準備活動和喊口令,平時愛說閑話的學生也很少講話了。筆者認為,步入中年的女體育教師在技能上沒有了優勢,但是在愛學生以及耐心方面更成熟了。
建立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
專家們一致認同這些指導原則:教師一定要保持言行一致。在開學初,可以與學生討論并制定課堂的常規,由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得到學生的認可,這樣即使有學生出現不良行為,但按照大家一致制定的既定規矩實施懲罰,學生也能比較心平氣和地接受。體育課課堂常規,具體可分為課前、課中、課后。
創設體育課堂教學氛圍
其一,體育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方式。教師正確的教學行為方式有助于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的移情、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以及教師的焦慮便成為影響課堂氛圍的主要因素。例如,隊列中的“立正”口令,正確的方法是短促口令,只有動令而沒有預令,發音短促有力。但是一年級的教學中就不能這樣使用,因為學生注意力集中比較慢而短,沒有準備思考的過程發出口令時學生幾乎沒有反應。因此,筆者就改變方法采用連續口令,預令和動令之間有拖音立——正,學生喊一——二。讓學生采用多種感官進行練習,他們明顯能快速地安靜下來,精神足、有氣勢。
其二,體育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體育教師注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有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好的溝通不僅僅只是課堂人際關系和諧的渠道,它還應該包括師生間接受他人態度的。例如,在給五年級上課做準備活動時,筆者采用分組的方式,讓組長帶領組員做自主變換動作的慢跑練習,要求在操場中間的足球場地上進行,注意前后一臂安全距離,配合呼吸勻速慢跑的變換方法,組長注意帶跑中盡量避開其他組,盡量跑得范圍大些。練習中,學生小付把鞋踢掉了;而另一組的學生小方沒注意到,踩了一腳他的鞋子,忍不住大聲地笑起來。這時,小付沖過來就想“動武”,筆者急忙拉住了他,讓他先看看鞋子有沒有壞,穿好后到邊上先休息一下,同時讓快被嚇哭的小方也去另一邊休息。三分鐘慢跑結束后,筆者看小付的脾氣有些緩和了,才讓他們都歸隊,筆者抓住這一契機,沒有馬上上課,而是耐心地跟學生交流體育課的目的。不只是想要同學們得到好的身體,還想要同學們有個健康的心理,要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要在活動中尊重和關愛他人的身心等。
增加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度
要想學生比較好地遵守紀律,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較好的辦法之一是讓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可以做,這是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雖然課堂提問和練習等也能讓學生有事可做,但氣氛還是不夠熱烈。運用體育運動技術做游戲,運用游戲連接運動技術學習,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是體育運動技術類游戲的目的,在游戲中練習。
課堂管理是教育教學的看家本領,是教師課堂教學的真功夫。一個接一個的研究都認定了課堂管理的重要性,對于課堂管理來說,并沒有唯一的好方法,事實上,圍繞如何進行更有效的課堂管理,一直都有很多爭論。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實踐中根據不同班級的特點不斷總結、摸索,形成自己的課堂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經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