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放思想是一個復雜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其中包含許多環節和方法。如果不掌握這些過程和方法,就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一法寶,解放思想就可能變成一句趕時髦的漂亮話或者是無的放矢的空口號。總結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解放思想的過程和經驗,關于解放思想的途徑和方法,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認識。
關鍵詞:新形勢;思想解放;加快推動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3-0031-02
一、重視學習是推動解放思想不斷深入的前提
實踐證明,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能夠堅持解放思想的前提條件。所謂解放思想就是打破陳舊僵化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對人們頭腦的束縛,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與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現實統一起來。具體來說,解放思想“就是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便做到“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可見,解放思想是一個思想觀念破舊立新、思維方式由舊變活的過程。因此,要做到解放思想,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弄清楚哪些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已經陳舊過時、“不和時宜”了,因而需要破除改變之;同時,還要從思想上搞明白應該以什么樣的新觀念和新體制機制取而代之。這就必須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準確判斷和把握在我們的頭腦中,哪些觀念已經陳舊過時、“不合時宜”了,哪些體制機制已經陳舊僵化,成為改革發展的桎梏和阻礙了: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了解和掌握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發展趨勢,從而,掌握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方向和要求。
當前,在解放思想上存在的障礙之一就是一些干部群眾在改革和發展中不會解放思想,主要表現為思想不夠敏銳,思路不夠開闊,思考不夠深邃,思辨缺乏功力;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懂得從哪里著手去解放思想,找不到解放思想的突破點和切入點。特別是面對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人不懂得通過科學發展觀來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不善于通過深化改革來破解改革中的難題。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相關的素養、知識和方法。因此,要繼續解放思想,必須從加強學習入手來推動。“知識就是力量。”對于解放思想來說,知識永遠是巨大的推動力量。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創新不斷加快,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這些也需要我們去把握、去處理。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就必須不斷地加強學習。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使解放思想更有成效。為了搞好學習,必須端正學風,善于聯系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努力創造一種認真學習、民主討論、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風氣。
實踐證明,加強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增強對實際的了解和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探索與把握,是解放思想的基礎環節。解放思想的實質和核心是實事求是,按照事物發展客觀規律辦事。解放思想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或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更不是雜亂無章的蠻干。只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才能正確地實現思想解放。“對實際不了解”、“理論上說不清”.是影響解放思想的重要原因。因此,解放思想必須尊重客觀實際,堅持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實踐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使思想的解放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從而使思想的解放符合實際的需要,增強解放思想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指導力度。當前,我們特別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矛盾、新問題。
同時,要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和把握事物的規律。解放思想離不開對規律的探索、認識和遵循。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調查資料分析、綜合、比較和抽象等研究方法的使用,得出規律性的認識,總結出正確的理論。只有在規律的指導之下,解放思想才能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當前,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而,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走歷史必由之路。從而,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地發展前景。同時,我們還需要深入探索、研究、把握當代人類社會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提高我們參與和實現這些進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我們還需要研究和把握解放思想本身的規律。例如,當實踐中遇到有風險的新情況時,人們容易產生“怕”的思想,望而卻步;當改革創新處于攻堅階段而又久攻不下的時候,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或厭戰情緒,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當改革發展進行得比較順利,一些人容易把已經形成的觀念模式化,造成新的思想僵化,犯經驗主義錯誤,有的還會頭腦發熱,脫離實際,盲目蠻干;當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一些人容易滿足,不再進取等等。
二、善于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統一思想是實現解放思想的關鍵
解放思想是思想觀念的破舊立新過程,但它不是以簡單地打破舊思想和舊觀念的束縛為目的,更重要的是確立符合時代要求和實際需要的新的思想觀念,并用新的思想觀念去整合多樣的思想,使人們在重要問題上形成思想共識。因此,解放思想不但是認識更新的過程,也是認識統一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勇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從陳舊過時的觀念中解放思想;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善于用新的思想觀念和理論去武裝干部群眾的頭腦,將人們的思想認識統一到新的符合實際需要和時代要求的新認識、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上來。解放思想是統一思想的前提,統一思想則是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通過解放思想,不斷實現更高層次的思想統一。解放思想內在地蘊含著統一思想的要求,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互相促進。當前,影響干部群眾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來越復雜多樣。
三、改革創新是解放思想的強大動力和直接目的
解放思想的突出表現和直接目的,是實現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解放思想本身不是目的,解放思想,打破舊觀念的束縛,直接目的是為了面對新實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形成新理論,是為了改革創新;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有突破和發展。解放思想是創造性實踐的先導,打破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束縛是為了確立新的思想觀念。而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往往不是現成的,是需要人們探索發現、創造而形成。通過思維創新,促進實踐創新,即創造出新的體制、機制和模式。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是人類思維和實踐活動的最高層次和最本質的特征,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并且已經成為當代人類實踐活動的主導形式和突出特點。創新是實現思想解放的根本途徑,是衡量思想是否解放的直接標準。
創新,就是說前人沒有說過的話,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因此,創新要有敢于突破、勇于冒險、不怕失敗的大無畏精神和膽識。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而要鼓勵人們創新,則需要營造一個鼓勵探索嘗試、寬容失敗的社會環境。因為,創新不單是一個時髦的口號,而是一種充滿艱險的實踐活動,失誤和失敗在所難免。因此,創新必須具備敢為人先的大無畏精神和鼓勵探索的社會環境。
四、“解決問題“、推動發展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動力
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因此,善于發現問題、找準問題是解放思想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和挑戰。只有解放思想,打破定式,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辦法,去解決這些新問題和老難題。只有不斷解決問題,突破“瓶頸”,我們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尤其在當前,國際形勢越來越復雜多變,我國參與全球化的程度越深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多,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當前,許多工作正向縱深推進,越是深入,遇到的困難就越多。越是在這樣的關頭,我們越是要用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從政策、體制、機制、措施等層面想對策、出方法,積極化解難題,有效突破瓶頸。切實做到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找準切入點,加強聚焦,攻堅克難,集中力量啃掉“硬骨頭”。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不斷取得突破和進展。思想是解放還是僵化,解放得“夠”還是“不夠”、“對”還是“不對”,不能憑感覺,只能堅持實踐標準,最終看是否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真正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只有把握這個根本標準和根本目的,才能不斷推動思想解放,并使其獲得實效。
五、領導帶頭是實現解放思想的關鍵
人民群眾是解放思想的主體。只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得到解放,他們創造歷史的能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然而,對人民群眾的思想解放起全局性、帶動性作用的,是領導干部。講思想解放,必須先從領導層講起,重點是領導層的思想解放。領導干部不能用教育群眾解放思想,代替自己思想的解放。領導干部要帶領群眾根據所處的現實和面臨的實際問題,努力探索,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在創新中尋求出路。當前,改革的重點越來越集中到黨政領導和管理體制。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的領導體制和服務型政府的管理模式,領導干部自身思想解放的任務十分艱巨。可以說,領導干部解放思想的程度和開拓創新能力,直接關系到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的改革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朱民.新形勢下解放思想的科學內涵[J].黨政論壇,2002(8).
[2]鄭又賢.解放思想新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3]于昆.解放思想與黨的理論創新[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