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機智是優秀教師必備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品質,掌握教育機智的教師可以在復雜的教學情境中處變不驚,及時高效地處理課堂意外事件,游刃有余地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培養教師的教學機智顯得尤為重要。從教育機智的內涵、特點以及如何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培養教師的教育機智方面入手,對教師教育機智的養成途徑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教育機智;內涵;特點;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3-0219-02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過程,雙邊配合協調,課堂氣氛融洽,是教師、學生、環境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學生在變,教師在變,課堂氣氛也在變。換而言之,教師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可能來自外部也可能來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因此,課堂教學充滿著各種不確定因素,更容易產生突發事件。此時,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把握課堂方向的能力、駕馭課堂進程的能力都集中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機智上,教師若想靈活控制課堂節奏、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順利完成既定任務,必須掌握課堂教育機智。一個掌握教育機智的優秀教師,其教育風格靈活多變,具有較高水準的教育藝術。
一、教育機智的內涵
教學機智是指在課堂這一特定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為適應教學需要,通過敏銳觀察、迅速分析、果斷決策,及時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應急行為,在不斷變化的教育情境中隨機應變的細心技能,具有高度的創造性。教育機智體現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最優化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應變能力,表現出教師穩定的課堂控制力和純熟的教學能力的高度統一。從本質上講,課堂教育機智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集中體現。
二、教育機智的特點
教育機智是不能事先計劃的,因為它總是在具體的、出人意料的、無法預見的情境中自然迸發出來的。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育機智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創新性
具有課堂教學機智的教師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突發事件的出現往往是不可復制的,教育機智要求教師打破常規,面臨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需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對思想的束縛,以全新的教學觀面對學生。課堂教育機智本身也承載著教師的創新思維理念,要求教師專業化素質的提升,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這是課堂教育機智在教學方面的特點。
(二)果斷性
在課堂這一特定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可能面臨多重信息,教師需針對這些問題運用恰當的教學對策,靈活及時地處理。如學生對某一教學內容的質疑,外界環境給課堂帶來的意外干擾,課堂上學生的各種反饋對教學進程的影響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教育機智要求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冷靜沉著、有針對性、有條理、迅速及時地處理突發事件,思維果斷,處理更要果斷。這是課堂教育機智在控制力方面的表現。
(三)自然性
教育機智的形成離不開實踐。在課堂中,教育機智似乎是教育計劃之外的即興事件,但教育機智的迷人之處也在于教師在這一特定情境中就地取材,將教學設計與突發事件有機結合。面對突發事件,教師不應流露出牽強附會之感,不需一味地說教、大聲訓斥、不必要地懲戒,而是巧妙借助教育機智,一切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學計劃,并且營造一個輕松自如的氛圍,這也是教育機智的真正魅力。這是課堂教學機智在思維上的表現。
(四)實踐性
真正教育機智的形成,是教師在課堂實踐中獲取和摸索出來的,離開了教育實踐,教育機智就成了無源之水,教育機智是以教育實踐為出發點又以教育實踐為最終的歸宿。教師需將積累的洞察力、判斷力、應變力在恰當的時機應用到課堂教育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五)綜合性
教育機智是教師的一種綜合能力,其綜合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師課堂教育機智的迸發,依靠的不僅僅是教育經驗,更需要教師理性和感性雙方面作為基石調控課堂隨機事件的處理。教師需要對其思維、知識、情感、態度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調用,在掌控全局中,教師也體現出思維、知識、情感、態度等多種特質,這些綜合能力都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次,教育機智的創造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教師要綜合性地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機智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下,瞬時分析判斷課堂多樣性及其組合的表現情況,果斷作出反應,執行相關的教學行為。這是個短暫的過程,從內在看是個體一種高水平的認知加工模式,從持續發展看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考驗。
三、教育機智在課堂中的培養
課堂教育機智是教師面臨具體、復雜的教學情境時所表現的一種能迅速、準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教師卓越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是教師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和課堂復雜教學情況的重要心理智能,是一名優秀教師必備的課堂教學技藝。教育機智對于成為一名成功的教師非常重要。對于教育機智在課堂中的培養,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精湛的實踐性知識
教育機智是偶發事件中產生的隨機行為,是難以預設的,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育機智卻以一種積極的、規范的形式表現出來?!皺C智不是任意性的。它不是隨意地操作的。機智需要的是一個微妙的規范?!盵1]這一“微妙的規范”就是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累積的成果。它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理念、對師生關系的認知、對教學進程的把握、對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對教學的反思等內容。面對突發事件,教師所表現出來的隨機應變,離不開實踐性知識的規范和引導。盡管教育機智是瞬間做出的決定行動,教師的思考空間有限,但這并不意味它毫無根據。正是這種實踐性知識的導向作用,才促使教育機智的生成發展。
(二)豐富的教學經驗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所謂“有法”是指教學過程都會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而“無定法”是指教師還需要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下,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生態環境的復雜性,選擇具體適當的教學方法。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教師是否可以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與其自身教學經驗是否豐富呈正相關。
課堂教育機智的產生是教師創造力生發的過程,教師創造性地進行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恰恰需要自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這也充分說明,當教師有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后,就具備了產生課堂教育機智的基礎,為課堂教育機智的生發提供了土壤。教師教學經驗是否豐富,并不是單指時間上的簡單積累,更重要的是教師個人能力及專業素質的提升。有些人認為課堂教育機智考驗的是頭腦一瞬間迸發的靈感閃現,這是片面的看法,靈感的迸發考驗的正是扎實的教學經驗。而知識經驗的獲得,決不是一蹴而就的感悟,必須經過日久天長的學習和積累。
(三)關心愛護學生
關心愛護學生是對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教育機智離不開教師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雖然學生的知識背景、心理發展程度、智力水平有所不同,然而學生的潛能都是無可限量的。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在細微之處發現學生存在的可能性,盡可能挖掘學生的潛力。這些都是建立在關心愛護學生的基礎之上的。
另一個方面的表現是課堂上的民主氛圍。一些資歷較高的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思想“師道尊嚴”的桎梏,對待學生粗魯而武斷。享有“教育機智的天才”美譽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齊曾說過:“出色的人的教育必須有母親的眼神,能從孩子的眼睛、口腔和額頭上,覺察幼兒心理狀態,哪怕是一些細微的變化”。不難看出,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機智是形成于和諧的教育情境狀態中的。輕松民主的教育教學環境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和有力保障,根植于這種教育教學環境中產生的教育機智,才有可能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不僅如此,和諧民主的教育教學環境,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認知沖突的激發,這有助于教師教育機智的形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課堂中,面對學生的反饋置之不理,粗暴地打斷或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在擾亂課堂秩序,這些都是缺乏人性、民主的表現。當一位教師面對突如其來的課堂事件時,如果沒有對學生熱切的關注,沒有確定合理民主的師生關系,他是無法迅速地做出智慧的行動。對于一個以自己為中心、墨守成規的教師,那么他在教學過程中也很難創造出以學生為本的機智行為。
(四)良好的心理素質
課堂意外事件是教師在全神貫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突然出現事先未預料而又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意外事情和復雜教學情況,如果教師沒有一個穩定而良好的心理素質來支撐的話,是很難瞬間做出體現良好的教學機智的行動。
首先,在課堂中遇到意外事件和復雜教學情況后,教師要保持冷靜,切忌過度緊張。如果對待課堂意外事件和復雜教學情況頭腦發熱,失去理智,對學生的傷害無疑是嚴重的。其次,教師要培養良好的直覺思維。直覺思維對教師的教學機智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因為教育機智是在處理課堂意外情境下應用的,所以,它需簡潔跳躍式的直覺思維作為輔助,依靠對意外事件和復雜情況的直覺和敏感性,迅速判斷、果斷結論。在心理素質穩定的前提下,突然感悟出來的富有創造性的新概念、新思想的思維活動,它能使長期思考而未能解決的問題突然得到解決。
(五)必要的教學反思
反思型教師的一種重要教學形態就是反思性教學,在教育機智的生成過程中同樣需要借助教學反思作為基礎,必要的教學反思是反思型教師生成教學智慧的基本途徑。課堂反思可以貫徹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反思包括課堂前瞻性反思、課中監控性反思、課后批判性反思等。
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課堂表現,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成敗,雙邊活動配合默契與否與學生的積極主動直接相關。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計劃時,應充分反思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否符合課程標準,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流程是否符合學生認知情況等。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內心的渴望,并不是浮光掠影地停留在表面,而是在反思中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加以分析,有更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并在課堂中實踐。
參考文獻:
[1][加]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95.
(責任編輯:石 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