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不斷地興起。職業院校的發展壯大,離不了優質師資隊伍的建設。分析了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基本情況,并結合所在的單位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淺析了現代信息技術如何為師德建設服務等,以為我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師德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師德;信息技術
一、高職院校的現狀
1.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
高職院校的學生,除了具有和本科院校相同的政治思想不成熟、年齡相當、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有些不符等以外,還具有自己的特點。據有關研究顯示,相比本科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的人數比本科學校的比例高。并且,他們的個人主義心理較重,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不良風氣影響。
2.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相比,其教學也具有自己的特點。高職院校強調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技術方面的培養,對于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上面培養的力度就稍微弱一點。這符合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的特點,他們平均的高考分數比本科的學生低,也符合社會的需要,社會需要一部分高技能的人才。
二、高校師德建設的現狀
1.師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所謂師德,即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指高校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當今社會,人才的競爭異常激烈,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將使信息實時進行溝通,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促進師德建設。
2.高校師德建設的現狀
(1)知識結構不盡合理
很多教師是畢業之后就直接開始自己的教師生涯,沒有經過專門的系統化訓練。尤其是非師范類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知識結構不盡合理。
(2)對學生工作理論研究不夠
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紛繁復雜,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行政崗老師和教師崗老師都需要帶班。教師崗教師和行政崗教師本身就其崗位工作就比較飽滿,對于大學生工作原理和規律、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工作技巧等理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研究。
三、信息技術在師德建設中的運用
1.現代信息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科學技術前沿。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它已經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信息技術,本來就是高校人才催生的一個產物。所以,在高校這樣的環境里面,現代信息技術首先應該施惠于此,應該給這里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改變。
2.信息技術在師德建設中的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溝通方式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一些聊天工具、網絡論壇、網上評課系統、QQ、飛信、飛秋、飛鴿、微信、微博等等,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得以應用。在日常的管理和學習中,有效地結合現代的信息技術,將會使我們的師德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師德建設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師德建設相結合,教師進行思想政治學習的渠道不僅只是通過會議、文件等方式進行,還可以通過網上的交流、反饋等等渠道進行學習,極大地提升了整個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覺悟。
2.提高了教師學生管理的業務能力
QQ軟件、微博、微信等等的利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的方式。一些有困惑或者是面臨問題的教師,經常在群里面發布消息,其他的教師積極參與進來,一起討論解決。這有助于整個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利于教師管理業務能力的提高。
3.提高了教師自我要求的標準
教學質量移動評價系統是面向整個學院進行的,師生干群溝通系統是面向全校進行的。如果教師在平時的管理和教學當中有所松懈,這兩個系統會很好的進行監督。這就無形中提高了教師自我要求的標準。
4.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管理工作制度的一些改革
現代信息技術與師德建設相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管理工作制度的一些改革。網上評課系統的運用,有效地對學生課堂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對學生遲到、曠課、無故缺課等方面的監管比較真實有效,有利于教務科進行統計。
5.提高了師德修養的自覺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素養作為自己內心的需求,自覺按師德要求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進,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其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還有待后續的研究和完善。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緊跟改革的脈絡,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力求更好、更有效地找出一些途徑,為我國高職院校師德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蔡勤生.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與師德建設[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
作者簡介:胡紹杰,1984年7月出生,男,助教,碩士,研究師德建設方向,就職于南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