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網球運動誕生700余年的歷史里,網球運動一直被人們尊稱為“高雅運動”。與傳統項目不同,網球作為現代的體育項目手段,已經形成一種文化現象,這是發展并積累的精神財富,更多的是思想、信仰和價值財富。
關鍵詞:網球文化;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文化
本文從網球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發展脈絡入手,分析校園網球文化的內涵和特點,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式對西安地區網球運動開展較好的10所高校進行了調查,對網球文化在西安地區高校中的建設和開展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并總結多位專家的意見,對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培養和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對西安地區乃至全國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開展和建設起到好的推動作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為研究對象,對西安地區網球運動開展較好10所學校的500名學生,30名網球教師、20名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和數理統計法。
二、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內涵
(一)網球禮儀文化
網球運動是一項競技運動項目,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但同時,人們也會從中感受到其中的另外一種和諧的文化——禮儀。網球運動本身的特征決定了網球運動具有很高的教導社會規范、促進人際關系的功能,所以應該在網球教學中增加網球禮儀的內容,強化網球禮儀的重要性,這樣會讓學生在網球運動中的行為有一個內在的約束力,不再那么隨意。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遵從法規紀律和社會道德的觀念,提高學生自己的道德修養。
(二)以誠實為根本的道德要求
誠實守信的原則貫穿了整個網球活動過程中,始終要求參與其中的人們遵守誠實這基本的道德要求。沒有裁判員的信任制比賽在高校網球活動中是最常見的比賽形式了,而它最能考驗運動員球風、球德以及誠實的道德觀念。
(三)思維與氣質的塑造
在網球運動中不但有勝負、成敗、堅持、強弱等鍛煉,考驗人的因素,而且還有培養人的思維和氣質的相關哲學。網球運動是一項身心并用的項目,是在一定技術水平基礎上斗智斗勇的競技運動,除了技術、身體的各種要求外,對思維及球路的組合要求也很高。當達到一定水平以后,球路思維的組合是制勝的關鍵所在,不能盲目地、隨意地去揮拍打球,在開始比賽后,根據對對手的了解再加上自己對球的預判,就要對下面的球路進行思考與組合。
三、高校網球文化的作用
(一)健身功能
據有關研究表明,網球運動是一項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并存,但以無氧運動為主的運動項目。由于網球運動間歇性強,在網球運動中有著較強的心率起伏變化,定時定量地進行網球運動,會使肺活量增大、心臟功能增強、提高身體的有氧耐力,同時也會使人體其他器官得到良好的鍛煉,在表中有94.7%的學生選擇了網球運動可以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
(二)社會功能
網球運動是一項二人以上對抗性運動,所以從事網球運動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高校師生在網球運動過程中能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體驗并學會把單個人之間的競爭演進成團隊與團隊的競爭,實現人和人的團結協作,完成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的競爭,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為以后社會生活中更好地與自己團隊的相處打下了基礎。
(三)教育功能
在激烈的網球比賽中,讓學生體會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比賽的勝負也會讓大學生學會勇敢面對現實,面對失敗,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正確處理遇到的挫折。在教師調查問卷中有24位教師認為網球具有教育功能,占抽查教師的80%,這說明網球運動在高校校園里確實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四)導向功能
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普及將會推動網球運動在高校校園的更好發展,鞏固當前的成果,同時又為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長久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高校網球文化的發展將會促使在校大學生從文化角度去感受,去了解網球運動,這將會對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有利于他們健康發展的積極導向。在教師問卷調查中有86.7%的教師選擇了大學生接受網球教學能起到導向作用。
四、當前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文化開展情況
(一)物質文化層面
1.場地建設方面
經過調查,造成網球場館設施嚴重不足的原因有兩方面:(1)高校網球場館設施與校園里密集網球人口不成比例。(2)由于受到學校作息時間統一、網球教學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網球鍛煉時間比較扎堆,以至于造成場館的緊缺局面。
表1 對網球場地建設方面的調查
■
2.體育器材方面
由于網球運動的裝備檔次參差不齊,學校購買器材時以滿足基本體育教學使用需求即可,加上學生的網球運動技能水平也不高,所以對器材和服裝等的要求也不高,水平稍好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選擇合適的裝備。從表2對學校器材的調查統計中可以看出,各個高校的器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
表2 對網球器材方面的調查
■
(二)制度與行為文化層面
高校校園網球文化在高校的發展與校園體育文化相互影響。校園體育制度具有保護和建設體育文化的功能,高校網球文化在校園里發展,會打破校園體育文化的固有結構,導致校園體育文化的分層,這必然需要對體育管理制度的政治功能進行協調和適配。
1.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的教學活動現狀
(1)課程建設問題
從調查結果看10所學校都開設網球課程,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還在體育專業中開設了網球專修課。大部分高校在大學本科二年級把網球作為選修課,一般為一學期共32~54課時。
(2)網球教學班學生數量及網球課教學周期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西安地區這10所學校,普修網球課程的基本教學內容主要有發球,正、反手擊球,削球等,絕大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沒有接觸過網球這項運動,網球又是一項對身體協調性要求較高,學生掌握起來比較緩慢的運動項目,加上課時量有限,課堂人數眾多,場地有限,球感和專項協調性的培養又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教學內容基本上是完不成的。
(3)師資建設的問題
從以上數據可得出教師的老、中、青,年齡比例不合理。性別上女性教師甚少。職稱的比例也不合理,高職稱和帶頭人太少,而且有78%教師認為本校網球教師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網球教師都是半路跨專業的,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提高大學生的網球運動水平是不利的。
2.西安地區高校網球競賽活動現狀
據調查,西安地區高校大學生有77.4%愿意參加網球競賽。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的網球競賽活動相對匱乏,這樣就直接影響著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建設與傳承。
表3 校園網球競賽的調查統計表
■
3.校園網球文化的宣傳推廣現狀
在校園里進行網球宣傳推廣活動能烘托校園的網球氛圍,讓接觸過和沒有接觸過網球的學生都能在宣傳推廣中感受到網球運動的影響力,調動師生的網球興趣,讓大學生在氛圍的熏陶下對網球運動以及其他體育活動萌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和感性認識。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高校沒有網球文化推廣活動,說明網球文化推廣活動在西安地區的高校開展得較少。
五、西安地區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的建設途徑與方法
(一)完善網球運動設施,為網球運動提供物質條件
(二)挖掘網球校園的文化內涵,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
(三)加快對課程結構的優化進程
(四)加強網球師資力量的建設
(五)利用賽事推廣校園網球文化,推動校園競技網球的發展
(六)加強網球運動知識在校園里的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1]楊文軒,馮霞.體育文化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體育學刊,2006(01).
[2]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34.
作者簡介:李英豪,男,碩士研究生,就職于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體育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