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而“分層教學”是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出來的,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因材施教,才能發揮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的全面豐收。
關鍵詞:職業高中;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在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而“分層教學”是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出來的,人在發展過程中客觀地存在個性差異。個性差異是指每個人在其生活實踐中,經常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并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差異,如能力、興趣、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差異。而職業高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在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智力發展、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如果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硬性地施以同樣難度、同樣深度的教學內容,其結果是顧了少數而丟了多數。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偏向哪一個層次都背離了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了改變以上教學中的弊端,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才能發揮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的全面豐收。因此,筆者從高一開始嘗試“分層教學”。
首先,我對學生進行了分類。學生進校時會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筆者結合上課提問,作業完成等情況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類學生基礎較好,課堂上能積極發言而且作業中很少出錯,學習有潛力,接受能力強。B類學生基礎一般,聽課時思維也不太敏捷,學習興趣不太濃。C類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缺乏興趣和主動性。
其次是對學習教材要求的分類。
A類學生,單詞要求自學,對課文不僅要求讀懂,而且還要能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簡單的分析,對語法能比較自如地運用。B類學生,要求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自學單詞,課文要求自己能讀懂,對語法能夠根據例子完成相應的練習。C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單詞讀準記住,能朗讀課文,掌握一般的口語,語法要求能夠在文章中指出是何種語法現象。
第三,是對作業的分類。
在教學中依據不同的類別對學生進行分類練習,指導A類學生自己落實“雙基”要求;點撥B類學生發揮潛能,進行練習;幫助C類學生完成練習,而且作業“面批”,當面指出錯誤,及時糾正。
第四,是管理上的分類。
在訓練中,筆者要求A類學生在掌握的基礎上幫助B、C兩類學生,積極引導B、C兩類學生互相幫助。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他們各自應獲得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職業高中英語基礎模塊上第一單元時,課文中涉及的生詞,在預習過程中,A類學生自學,B類學生原則上是自學,不懂的向A類學生請教,把C類學生集中在一起領讀正音。學習課文時,A類學生在自學了課文之后,自己能夠寫出自我介紹的短文,B類學生在疏通文章的基礎上朗讀課文,C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課文內容,并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語法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比較時,A類學生要求能夠掌握兩種時態最基本的用法,進一步掌握時間狀語和條件狀語中,如果主句是一般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而在學習現在進行時要掌握be+趨向動詞的現在分詞表示將來的含義。B類學生要能掌握兩種時態的一般用法,C類同學要求能判斷出給出的句子不同的時態。而在布置作業時,給A類學生的作業是漢譯英,如“如果明天下雨,我們將在室內上體育課”等;給B類學生的作業是英譯漢“He often reads books on space and technology.”等;給C類學生的作業是幾個幾種時態混雜在一起的英語句子,讓學生判斷出哪些是現在時,哪些是現在進行時,并說出各自的結構。
在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時,筆者給出復習題,A類學生不僅要自己會做,不懂的請教老師,還擔負對B類學生的輔導;C類學生有問題向A、B類學生及教師請教。這樣,各類學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收獲。
在上課時,提問筆者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如講授基礎模塊上第二單元Speaking時,先讓C類學生讀短文,讓A類學生設計問題,B類學生來回答,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班里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都大大提高:
以前課堂氣氛很沉悶,好的學生認為自己會,不想說;差的學生認為自己不會,不敢說。分層教學以后,各層次的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明顯活躍起來了。
A類學生改變了以前機械聽課,被動學習的習慣,在學習了每單元以后都能根據所學內容,總結寫小短文,自學能力大大提高。
B類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短處,在學習中取長補短,逐漸縮小了同A類學生的差距。
C類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有了很大改善,由于C層學生的要求較低,而且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復習舊的知識,使他們漸漸有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在分層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從備課、上課到作業檢查都得分類進行,這無疑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和強度,要求教師有比較高的素質,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英語教學,在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之,分層教學能盡可能實現“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和人際關系,創造活學樂學的氣氛,使學生在自然和諧的境界中成長,使學生素質得以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余麗華.淺談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法[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01).
作者簡介:楊麗婷,女,1978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山西省晉中靈石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