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職校班主任認為現在的學生難管,但是只要更新觀念,貼近學生,完全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更新觀念;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社會實際
經常有職校班主任老師感嘆道:我們班級學生文化基礎差,紀律觀念淡薄,不思學習,老是調皮搗蛋,真難管!筆者根據多年的班主任實踐,班級管理中如果采用以下方法,可能會獲得預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班主任要更新觀念,緊跟社會發展的實際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研產品不斷涌現。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了游戲機、BP機,后來出現了網絡游戲、網吧、網絡交友、智能手機……這些新事物新產品出現時,很多產品在當時學生中能廣泛流傳使用,有些更能使一些學生癡迷上癮。如網絡游戲讓很多學生沒日沒夜地趴在電腦前,逗留在網吧里,導致學業荒廢;網絡交友使一些學生沉迷于虛幻世界,現在還有一些學生成為“低頭一族”的“手機控”……作為老師,我們既要了解、掌握這些產品,還要分析它們為什么會讓學生迷戀,甚至荒廢學業,然后才能采取正確的對策,有效化解它們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如現在職校學生,基本上每個學生用的都是智能手機,這種手機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功能之外,還可以上網瀏覽信息、下載音樂、觀看視頻和玩電子游戲等多種功能,所以很多學生在上課時也偷偷地玩手機。這樣既影響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又影響了學生自己的學習。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認識到:如果簡單地規定“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教室”,學生肯定會很反感,而且管理效果肯定很差。為此,作為班主任的我特地選擇其他老師上課時,在外觀察并抓到幾個學生玩手機,然后在下課時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并適時地推出了“上課期間,每個學生必須把手機上交到掛在教室前墻壁上的手機袋里”的規定。當然每個手機袋上都寫上了學生的名字,這樣也便于任課教師在上課前檢查和督促。一個階段下來,課堂上偷玩手機的現象得到了明顯遏制。
隨著社會的開放程度在不斷地深入,人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青年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普遍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同時很多新觀念在他們腦袋里也不斷涌現,有些甚至是我們一些年紀大的老教師很不認同的,如有些男女生課下吵吵鬧鬧,表現得很隨意和親密的樣子。所以,作為班主任應盡量貼合學生思想認識的實際,更新思想觀念,在課堂上盡量要明確學生基本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尤其要突出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做人,避免出現內容針對性不強,空洞枯燥,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一個教條的、跟不上時代的“老古董”。
二、班主任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作為班主任,一方面固然要和學生保持一定距離,以維持在學生面前嚴肅和威嚴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學生,就必須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因為只有貼近他們的生活,我們才能真實地感受他們,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個性的優劣、乖巧和淘氣、情緒變化和興趣愛好。在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中,我們能及時地發現他們的真善美,用語言、肢體、動作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只要是真心和善意的,學生都會感受深刻。而且學生一定會心情舒暢、精神愉悅,這時的教育效果毋庸置疑是事半功倍,有時還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當然在日常時間里,一些學生身上的不良行為也會不時呈現,這時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具體情境,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教育場所和教育方法,針對他們的錯誤及時指出,甚至批評,然后為他們指出一條改正錯誤的途徑。只要我們持真誠助人的心態和廣闊的胸襟,學生一定能真誠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的。長期下去這些學生身上的缺點只會越來越少,而且師生關系必然和諧,師生間的理解信任和相互扶助會越來越普遍。
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
學生是我們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中心,因此需要我們了解學生,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現狀。了解學生的現狀,是指了解學生的家庭基本狀況、學習興趣、成績狀況、社會交往情況等。教師要經常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進行適時、適當地分析和點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找到有效的管理對策。例如,職校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的轉型期,有些人出現迷戀網絡游戲、早戀、網戀等不良行為,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分析原因,并對癥下藥,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空洞的說教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認為對學生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引發學生思想共鳴和師生“思維共振”,它還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對班主任的理解,對班主任班級管理措施的認同,從而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皮愛章.貫徹三貼近原則,提高政治課實效[J].新課程,2014(07).
[2]劉華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N].中國教育報,2001-9-14.
作者簡介:余軍龍,男,1970年7月出生,就職于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職校的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