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不少中職學校開始嘗試分層次教學,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專業課程教學上還涉足不多,加上學生接受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專業教學整體質量不高。如何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次教學,讓廣大學生都能受益,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專業素養,是每個專業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分層教學;中職;專業課程;可行性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就專業課程實施分層次教學談談一些看法。
一、分層次教學提出的背景
分層教學思想源于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提出的“使包括學困生在內的全體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美國學者卡羅爾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等教育思想都客觀體現了分層次教學理念。分層次教學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學困生在內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進入21世紀,許多中職學校紛紛效仿,積極開展分層次教學的實踐嘗試和研究。
二、中職專業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1.中職校的教學現狀
近年來,由于受到普通高中擴招的影響,中職學生生源質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學生學情變得更為復雜。在此情況下,繼續采用整班上課模式,讓所有的學生去被迫接受同樣的知識點,既勉為其難,又不太現實。筆者在多年電子專業課程教學中,時常感到困惑和無奈,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獲取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激發學習熱情,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教學目標。分層次教學理念的引入,使教學目標的達成變為了可能,筆者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有益嘗試。如,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我們要對《電子線路》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分類整合,對實驗課的教學目標重新審定與調整,對《電子線路》教學中學生的考核與評價進行重新構建等。
2.中職學生個性差異明顯
由于受招生政策、生源數等因素的影響,中職校相比其他學校而言,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在相同班級,各個學生的入學成績相差很大,接受知識的能力存在高低之分,顯然學生的發展存在著極大的個別差異。就職業教育本身而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成就其學業均等是職教人共同的職責所在,這就為分層次教學的實施提出了客觀要求。對專業課程教學來說,實施分層次教學有助于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專業理論和技能,有助于職教全面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專業課程實施分層教學應具備的條件
1.專業教師的選用
實施分層次教學,教師是關鍵。擔任分層教學的專業教師,首先應掌握分層次教學的理念和一般操作方法;其次,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要強,同時對各層次學生知識結構要了解透徹,對知識點如何分層、如何針對教學做到心中有數;最后教師要有很好的課堂掌控能力,要同時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科學把握教學中的平衡點。
2.進行各層次的實驗實訓儀器配備
專業課程教學以實踐教學為主,教學時應配備相關電子設備以滿足各層次教學需要,最好以區域劃分,便于實際教學。
3.理論和實踐技能目標分層制定
進行教學前,從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論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等對授課內容要進行分層分類整合。與文化課不同的是,專業課程除理論外,還有實踐環節,備課時要同時對理論和實踐部分目標進行分層制定,缺一不可。
四、實施分層次教學前后的教學反思
從事電子專業課程教學多年,這兩年我在《電工基礎》《電子線路》等專業基礎課中嘗試了分層次教學方法,通過比較發現,實施分層次教學以前,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只有少部分學生可以較好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要求,絕大多數學生由于跟不上變成了“次品”。實施分層次教學之后,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有不同的目標,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功感,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加強。考試的時候,學生緊張的現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輕松、愉快的氣氛,從而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都有了可喜的改觀,崗位應聘的能力也大為增強。當然,分層次教學雖然優點很多,但實施教學的難度也很大,比如,如何進行分層?如何解決低層次學生及家長的思想負擔?如何建構分層次教學的管理體系?
實施分層次教學,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所決定的,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所必須的。它決非權宜之計,而是中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曾有人說過:“職業教育不是淘汰和選拔,而是人人成功的教育。”分層次教學符合職業教育規律,但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如何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分層次教學在電子專業教學中的獨特優勢,切實有效地推行電子專業課程分層次教學,是每個電子專任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職教育一定會迎來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劉樹仁.試論分層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2(07).
[2]夏忠武.中職學校《電子線路》分層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 教育交流,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