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本身是一門抽象且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物理現象的認識、物理概念的記憶、物理規律的理解和物理情景的想象等共同構成了高中物理教學的難點。先對物理教學難點成因進行分析,然后著重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的途徑。
關鍵詞:例舉;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
在高中教學中,物理是大家公認難度系數最大的學科,高中物理學科中的概念和規律等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學生普遍認為物理學科的知識難點較多,制約了學生思考物理問題時的邏輯思維,如果不能跨越這種思維障礙,將會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心理陰影,削減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如何突破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成為教學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粗略列舉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途徑。
一、高中物理教學難點成因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時常會遇到不同方面的教學難點,這不但制約著教師的教學,還困擾著學生的學習,若想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則一定要突破物理教學中的難點,首先應明確教學難點,找到教學難點成因,針對教學難點成因對癥下藥。
1.學生因素
高中生普遍認為物理學科較難,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和能力不高。知識點儲備量不足也是產生這種觀念的原因之一,導致物理前后知識不能有效銜接,外加不及時復習,則不能較好地掌握、應用所學物理知識,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后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例如,動能定理在電場中的應用,如果學生對動能定理掌握得不牢,則會影響其對電場的應用學習。
2.學科因素
在新課改這樣的大背景下,教材中的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新版教材中某些教學內容安排增加了學生的物理學習難度。學生雖然能明白教材中的內容,但是卻無法掌握隱含的內容,這一點在普通班學生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具相關調查,有超過半數的普通班學生認為教材內容淺顯而習題較難。其實教材并不是淺顯,只是教材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概括性,有些知識點和方法會體現在例題、課后習題中,這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逐漸領悟。另外,物理學科還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這也構成了教學難點。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然而物理問題相對復雜,學生在學習這類問題時感覺難度較大,例如傳送帶問題。
3.教師因素
一部分教師尚未完全領會新課改精神和掌握新課改要求。在具體的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教學實際為切入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飾演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因材施教。然而物理教學難點的突破,需要教學換位思考。例如,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力的合成這節內容時,應采用小組自主探究的方法,如果采用理論講授,學生則不能很好地運用矢量運算方法。教師應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選取教學方法,避免因教師教學設計不合理而形成教學難點。
二、例舉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途徑
1.形象類比突破
教師若想突破物理教學難點,則應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時候。如果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則能夠深入透徹地理解物理知識點。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如果讓學生單純依靠課本定義理解知識,不但會削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不能較好地記憶知識點,束縛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想象類比突破學生的思維障礙,幫助學生全面理解,使其掌握物理知識點,提升學習能力。
(1)新舊知識類比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具有知識內容豐富且聯系緊密的特點,在物理教學中,有效類比新、舊知識,可啟迪學生的思維,便于新知識的掌握,還能鞏固舊知識。
(2)生活經驗與物理規律類比
物理教學中注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類比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師應合理利用學生的這種能力,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且生動、有趣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然而,高中物理中,存在著表述不完整且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學生無法理解,然而類比方法的使用突破了這些教學難點,例如,在講解電容器的電容這節內容時,可以用水流模擬電流,將高度差看作電勢差,用水容器充當電容器。
2.實驗突破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合理的設計實驗或者演示實驗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掌握研究物理學的基本方法。
(1)合理采用探究性實驗
驗證性實驗是高中物理實驗的主要形式,旨在通過驗證性實驗讓學生切身驗證某一規律。為培養學生的物理探索能力,精心挑選一些驗證性實驗將其一探究性試驗的形式進行,這也是新課改理念所建議的。設計實驗或者演示實驗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且實驗效果要明顯。
(2)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實驗
在物理教學中,有一部分物理現象或者物理過程不能通過實驗再現,且學生缺少對這些現象和過程的感性認識,不易理解,例如布朗運動、波爾模型等,這時教師可借助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另外,對于那些所需儀器設備較多、操作過程繁瑣的實驗,可以利用攝影機和計算機等演示實驗,增加實驗的可見度,提升教學效果。
3.學習方法突破
學生的學習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不但能夠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正確指導學生,掌握適用于自身的學習方法,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進而突破教學難點,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1)規律記憶法
規律記憶法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學會聯系各個知識點,通過觀察現象掌握事物本質,挖掘其內在規律。例如,在學習氣體的三個實驗定律時,如果單純依靠生硬記憶背誦,則記憶效率不是很高。教師此時可以指引學生借助規律記憶法來掌握實驗定律,讓學生依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來推測氣體實驗定律。
(2)歸納總結法
將相同屬性的同類知識,依據邏輯關系歸納總結成整體,進行整體記憶,注重物理知識的系統性,這有助于學生從整體層面把握物理知識。例如,在學完力的概念后,后期還會學到不同名稱的力,那么教師就可以依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三要素,進行歸類列表,通過表格能夠直觀地對比理解不同名稱的力,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拓展。
綜上所述,本文淺談形象類比突破、實驗突破和學習方法突破這三種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途徑,然而物理教學難點的突破途徑遠不止這三種,還有多種方法,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物理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與總結,充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因為這些是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沈碧榮.談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3):64-64.
[2]馮峰.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的路徑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3(03):53.
[3]文慶江.談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的幾種方法[J].新校園:理論版,2011(11):142.
[4]張太兵.有效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幾點做法[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41).
[5]鐘毅.初探高中物理中的教學難點[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09):362-363.
作者簡介:朱其勇,男,本科,就職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高級中學,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