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教學是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課,其開設的目的不僅是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信息素養。所以,這就要求構建高質量的計算機課堂,這樣才能在展現計算機教學最基本價值的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不論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還是教學方法或者是評價方式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變化,都需要我們進行調整來適應這些變化,進而,才能確保課堂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進行概述,為學生全面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觀念決定行動,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與課改理念能否順利的實施,課堂效率能否實現高效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計算機教師,要想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接受和貫徹落實新的教學觀念是首要的,也是非常關鍵的。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好教學觀念的轉變工作呢?
首先,做好思想的轉變。具體地說就是應試教育思想向素質教育思想的轉變,這也是最關鍵的轉變,同樣,也是實現中職計算機教學價值以及學生是否獲得全面發展的保障。其次,做好教學目標的轉變。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要由知識與技能的單一目標轉變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確保課程價值得到充分展現。再次,做好備課形式的轉變。以往單一的個人備課有時候會出現閉門造車的嫌疑,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所以,我們要將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要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為構建精彩而高效的計算機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做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對高效課堂的實現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更新教師教學行為
1.教學方法的轉變
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教材價值的有效落實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師生實現共同教與學目標的手段。因此,本文以任務驅動法和小組自主學習法為例進行概述,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計算機作為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其價值在于解決問題、提高應用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為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高效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添加表單對象”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講完基本的知識點之后,我首先給出學生一個模板,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自主設計。在自主設計中要包含本章節中盡可能多的對象,比如添加隱藏域、添加復選框、添加單選按鈕、添加列表/菜單、添加按鈕等,要制作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表單。最后,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還引導學生自主設計了Word中“插入—特殊符號”的下拉菜單(圖略)。可見,只有當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價值,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高效。
(2)小組自主學習法的應用
小組自主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受教師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而且,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插入Flash對象”時,我選擇的是小組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掌握在網頁中插入各種Flash對象的方法。之后,鼓勵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進行實際操作,同時將遇到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解決。最后,將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反饋,這樣不僅能夠讓我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而且,對提高課堂效率及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評價方式的轉變
課堂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對于計算機學生來說,教師肯定性和鼓勵性的評價會促使學生自主的走進課堂,會讓學生自覺地進行探索,進而,使學生以積極地心態參與到計算機教學活動當中。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改變以往單一“說教式”的模式,要重視評價在教學中的價值,要讓學生在教師專業化的評價中,明確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發展和探究的方向,進而為計算機學習效率的提高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最終幫助學生逐步重拾學習的信心。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做好各個方面的轉變工作,要在確保計算機教學價值得以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全面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確保計算機教學目標得以順利的實現。
參考文獻:
孫燕.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2(08).
作者簡介:劉江峰,男,1975年11月出生,本科,現就職山西省祁縣職業高級中學校,研究方向;微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