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如何激活教材、編寫高質量導學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兩方面進行探索總結,提出一些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輕負擔;高質量;課堂效率;導學案;激發興趣
輕負擔就是要高質量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就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使學生的天性、人性得以釋放,全方面、多角度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學生能力。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質量和課堂效率,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即如何激活教材,精心設計導學案,適時點撥,調控課堂。二是學生的學,即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引領學生逐步學會自學。
一、激活教材,精心設計導學案
要精心設計出高質量的導學案,必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激活”教材,教師就必須做到:(1)認真鉆研教材,參考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2)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技能的真實情況。(3)教學方法選擇,解決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一)關于高三復習導學案的基本格式包含如下內容
1.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在熟悉考綱要求,認真分析各地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基礎上,一般制定2~3個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知識點,給出對應的復習備考策略。
2.考點梳理(回顧主干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夯實雙基)。
3.突破考點提煉方法。以近幾年考試(調研考試、全國各地的模擬考試、高考等)的易錯點和高頻考點以及易錯題型為載體,進行課堂演練,總結方法規律,提高解題能力。
4.疑難剖析,知識升華。本部分內容為教師引導學生,對練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易混淆的相關知識點、經典的結論、易錯點等進行歸納、總結,本部分的關鍵點是,教師去引導答疑、解惑,查漏補缺。
(二)導學案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學案的編寫一定要突出生物學科特色,力爭做到教材、學案、例題以及課外資料的無縫銜接,體現生物科學的基本思想如普遍聯系、程序化解決問題、抽象問題具體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探究、STS(科學—技術—社會)等思想。
2.在導學案設計過程中,要注重把握知識和例題的難易梯度。應該從教材和近幾年高考中挖掘出學案的設計中心,特別圍繞歷屆學生在該章節各知識的易錯點,以及高考的高頻考點進行設計,也就是以教材為基本骨架,進行授課,不能完全脫離了教材(在高三的總復習中,有些老教師,經常會犯脫離教材而單純依賴復習資料以及學案進行復習的錯誤)。
3.在學案的尾聲,要給出下一節課學案的預習提綱以及一些簡單的小練習和一些需要學生識記的知識,為下一節課作好鋪墊。每個學案,既是本節課內容的學習,也是上一節課內容的復習鞏固以及下一節課的課前預習。
總之,要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目標,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效率,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無疑就成為我們的最佳選擇。
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我認為“減負”就其實質而言,涵蓋兩個層面:一是減輕學生知識學習特別是書本知識學習的重負,二是減緩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抑,解放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和自由度。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如下。
(一)認真鉆研教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1.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從中挖掘相關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概念圖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絡,借助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激情導趣。
2.對教材中的現象、過程、原理、規律利用直觀的圖、表格、曲線進行圖文轉換訓練,要做深入的分析,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歸納、比較、綜合應用,提高解題的能力。
3.要不斷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徹底廢除“注入式”教學,全面推行啟發式、探究式等教學。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勤于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善于提出新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探究的過程,注意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核心概念教學時,要給出概念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
(二)精心選題,科學訓練
通過精心選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高中生物教材、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深入研究,全面掌握,把握整個教材的重點、難點、考點。這樣選出來的題目才具有趣味性、針對性、代表性和思考性。
(三)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
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需要小組成員討論和探究才能解決。所以,這部分內容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出現,也可以以結論的形式出現,還可以以數據分析的形式出現。
總之,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達成導學案的意圖,實現輕負擔高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王麗國.高三生物總復習的教學策略與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朱迪鳳,1983年12月出生,女,本科,就職于浙江省榮懷學校高中二部,研究方向:高考復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