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課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它能夠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覺悟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而針對高中政治課中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分析和探討,對于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效,更好地發揮其課程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學生教師;角色定位
作為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政治課能幫助學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盡管新課程改革相當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然而在現實具體的教學環節中,不少教師還是發揮著主導的作用。高中新課程對教師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如何具體有效地真正貫徹呢?這必須要對學生和教師在政治課中的定位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學生在高效的政治課堂中應該屬于最佳的演員
要想保證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必須要讓學生變成動力系統,將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貯存器”的地位轉換過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師屬于傳授教材的高手,他們能面面俱到地將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點講出來,而學生則是負責不停地記,往往在完成一節課的學習之后,學生就會記下一大堆筆記,于是學生就變成了對知識進行存儲的“貯存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學生對很多知識進行了積累,但一旦需要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時候,學生就會出現會背卻不會寫的現象。采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會使學生無法真正有效地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還會使教師感到非常疲憊,學生非常吃力,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佳。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就會導致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不利現象的出現。
要想保證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而讓學生成為“演員”是有效轉變學生角色的重要方法。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針對學生課堂上表演的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在針對《英法兩國政體的異同》進行講授的時候,由于前面已經對法國以及英國的政體進行了介紹,所以學生腦海中存在了一定的基礎,這時筆者就把三個問題提了出來:(1)英法兩國政體具有哪幾個方面的不同?(2)導致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你如何看待這種不同?通過提出這樣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在書上進行查找,隨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最后讓一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到講臺上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寫出來,這樣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一個同學在對英法政體的差別進行回答的時候,寫的思路特別清晰,而且理由充分,他的精彩回答帶動了整個課堂的氣氛,其他小組的同學也紛紛地在黑板上寫出了答案。其中,有一個小組代表在對英法政體為何不同進行回答的時候,重復地描述了一遍英法兩國的政體;結果回答好的那一組同學獲得了最高分,重復回答政體的那一組學生獲得了零分。這樣的成績差距引發了所有學生對英法兩國政體的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英法兩國政體及其異同進行討論和探究,有助于學生主動接受課本上的知識。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演”,收獲了成功和自信,而對“表演”不佳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相對于教師將教材中的內容直接告訴學生的教學方式而言,采用這種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施展才能的空間留給學生,通過這種空間學生是很樂意將自己的才華表現出來的,教師必須要對學生予以充分的信賴,讓其在講臺上對自己進行展示。實踐證明,學生往往具有極強的表現欲,利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收獲到知識,還可以收獲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二、教師在高效的政治課堂中應該做優秀的導演者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也應該不斷轉化自身的角色,如果說學生在高效的政治課堂中應該屬于最佳的演員,那么老師在高效的政治課堂中就要做優秀的導演者。
真正優秀的教師要在課堂上將導演這個角色扮演好,而將課備好是教師做好導演的前提。在上課之前應該針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搜集,做好準備工作,“劇本”的撰寫、方法的運用、人員的安排等作恰當的安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自身點撥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對學生比較難理解的東西進行指點,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表演”。
教師要想保證政治課堂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先將教學目標明確下來,并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予以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課堂上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取舍,仔細研究講哪些以及講多少,同時還要善于將教材中的知識設置成問題,然后當這些問題留給學生,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教師應該將問題的引導者充分地做好,要將如何對問題進行思考教會學生,在學生針對例題進行探究、分析及解答的時候,不要將答案急于告訴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從而將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充分保證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對學生加以積極地引導。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更有效地投入課堂,主動有效地去學習掌握知識。做好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當好“導演”,學生做好“演員”,這樣的政治課堂才能精彩不斷!
參考文獻:
[1]盛賓.教師角色沖突的成因及其應對措施[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2]王俊明.近年來國內關于教師角色沖突的研究綜述[J].教師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