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與作用,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新課標“研究性學習”及“實踐活動”這兩大先進教學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旨在于以此提升高一年級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高一年級;政治教學;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
新課改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與作用,以下,筆者僅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為例,就部分新課標理念帶給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有益變化進行初步的分析、總結與歸納。旨在于以此引發更多教學同仁的關注與重視,進而在切實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改的運行與普及。
一、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據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其在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等過程的基礎上實現富有個性的發展與進步。”
這就要求我們高一思想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以此實現對于所學知識點的更深刻認識與理解。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嚴格踐行了新課標的這一指示。例如,在學習了高一上冊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后,我特意為學生布置了“討論開發方案可行性”的研究性學習任務:
1.全班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整理當地的相關經濟資料;
2.學生小組甲以旅游開發商的身份從旅游市場開發的角度出發對當地的社會人文、自然風景等旅游資源進行評估,并提出符合其身份的開發方案;
3.學生小組乙以環境保護志愿者的身份對開發方案有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與論證;
4.學生小組丙則擔任政府官員的角色,并從政府應促進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穩定、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開發方案進行綜合、全面的考量。
如此一來,就通過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度較高的研究性學習空間,這不僅有利于他們在分析、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復習、鞏固之前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明確了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我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等,更重要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還使得他們真正經歷了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過程,有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的發展,為更好地落實教學任務與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積極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能僅僅將講解完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點視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標準,而更應該側重學生是否從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真正得到了收獲及發展,其社會實踐能力又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與進步。與此相適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大力倡導實踐環節的強化,要求教師“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此全面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
同樣,以我自身的教學實踐為例,在學習了“多變的價格”這節內容之后,我帶領全班學生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商品價格”社會調查活動,具體過程如下:
1.調查并記錄市場上雞蛋、牛奶、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用品價格的變動情況;
2.從勞動生產率、供求關系、國家政策等方面對日常食用品價格起伏變化不定這一經濟現象進行分析與驗證;
3.總結、整理一些商品價格變動的真實生活實例,以此說明商品價格變動帶給人們生產、生活的積極、負面兩個方面的影響。
如此,通過這一實踐活動不僅將教學場所由課堂擴展、延伸到了社會領域,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充了學生的視野范圍,與此同時,還真正做到了將課程知識點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有利于在積極參與、主動投入的過程中全面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水平與能力。
總之,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大膽探索、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盡可能結合實際情況將新課標理念靈活運用在自身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因為,這既是順應新課改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更是契合素質教育理念、進而切實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王彩華.淺析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策略[J].法制與社會,2010(05).
作者簡介:陳世柱,男,1977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田家炳實驗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