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規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總是機械、死板地記憶化學概念、原理、公式等,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主動性。而新課程教育改革,則強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和培養,因此,廣大化學教師應對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給予廣泛關注和探索。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理念;實踐活動
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下面我從轉變教育理念、開展實踐活動這兩方面對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進行闡述和探討。
一、轉變教育理念,喚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
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必須轉變傳統教育理念,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中解脫出來,進而促使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如,學習《促進身心健康》這一章中的《合理選擇飲食》這節內容時,我們可先讓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并提出問題:“怎樣的飲食習慣是合理的?”然后,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性發言。對于接下來教學內容的講解,依然按照此種模式進行,這樣,一方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并為我們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進行做好了鋪墊。
二、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探索的能力
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探究性、體驗性等特點,而化學又是一門自然科學,開展實踐活動,恰好是體現本學科特點的最佳途徑。另外,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適當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既能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消除學生緊張情緒,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探索的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如,學習《保護生存環境》這一章中的《垃圾資源化》這節內容時,我們可將學習場所由室內轉移到室外,讓學生5人結為一組,走訪校園附近的廢品回收部門和垃圾處理廠,讓學生了解垃圾的分類回收利用情況和剩余垃圾的處理辦法。這樣,我們既使學生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垃圾的處理辦法以及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探索的能力,學生也嘗到了進行自主學習的甜頭,從而在以后的自主實踐活動中,投以更加飽滿的學習情緒和熱情。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廣大教師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繼續探索、繼續實踐,以研究出更多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措施與策略,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