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金融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強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和金融學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對沈陽農業大學金融學專業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金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金融專業;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一、金融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對象為沈陽農業大學金融專業學生,采用無記名方式,實際回收有效問卷251份。
1.對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視不足
調查中發現,僅有19.12%的學生認為學校對實踐教學非常重視,34.26%的學生認為重視一般。這一結果與目前金融專業教學過程中普遍重視理論、對學生的金融實踐能力方面的塑造與培養不足相吻合。對實踐教學的忽視,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學生不能學以致用,同時也就增加了學生的就業難度。
2.金融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對已經參加過金融實踐教學課程培訓的學生的調查發現,實踐課程教學幾乎都是由理論課教師兼任,專業的實訓課程教師缺乏,部分實踐課程從外部聘請行業人員擔任。師資隊伍的素質是提高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關鍵。理論課教師雖有著較扎實的理論基礎,但往往缺乏社會體驗與金融實踐經歷,加之教學任務繁重,實踐進修機會少,導致實踐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也相應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
3.金融實踐教學課程內容設置不科學
表現為:(1)內容形式單一。通過設置“本專業開設了哪些實踐實訓課程”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課程主要集中于銀行經營管理、保險學和股票投資,分別占比89.08%、43.7%和39.5%,而家庭理財、期貨投資、外匯交易等實訓缺乏。(2)課程設置與學生的需求不一致,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3)實踐教學內容有待改進。金融實踐教學理應是理論延伸到實際,應用于社會的內容,然而目前實踐教學內容對學科前沿的反映作用有限,使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4.金融實踐教學設施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表現為:(1)實驗室建設有待提高。僅有21.01%的學生對本校實訓場所、設施配置情況持很滿意的態度,其余將近80%的學生對訓場所、設施配置情況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滿意。僅有30.25%的學生認為校內實踐教學設備能滿足實踐技能培養的需要,其余學生認為僅能部分滿足其需要。這表明,實踐教學硬件設備數量不足,陳舊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獲取新技能的實際需要。(2)實踐教學的各項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缺乏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未能形成有效的實踐教學評價與考核體系。
5.金融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缺乏
實訓基地是鍛煉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場所,經過調查,實訓基地建設亟待提高。在本專業是否擁有自己的校外實訓基地的調查中,有40.34%的人表示不了解,38.66%的人表示沒有。通過設置“學校是否安排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50.85%的學生表示偶爾到校外基地實習過,42.37%的學生表示從沒參加過,而且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校外實習基地不能充分滿足其實習要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缺乏,學校與金融機構未建立長期穩定合作機制,未能為學生提供持續、穩定的實習機會。
6.金融實踐教學整體滿意度有待提高
學生對金融實踐教學課程滿意度是衡量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通過設置“您認為本專業開設的實訓課程是否能滿足您的需求”對學生金融實踐教學課程滿足程度進行調查,非常滿足、滿足、一般、不滿足、非常不滿足的學生分別為14.29%、50.42%、28.57%、6.72%和0%。對本專業實訓課程滿意度的調查顯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學生分別為10.39%、40.12%、38.58%、10.91%和0%。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對本專業實踐課程需求的滿足程度和滿意度不高,金融實踐課程仍需進一步完善。
二、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發展建議
1.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學分制,在教學計劃中理論課學分與實踐課學分所占比例失調,實踐教學學分過少,由此導致學生的實踐環節的學習缺乏。實際上,與理論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教育有很多種,完全可以體現在金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除了傳統的實驗室模擬教學之外,還能通過課堂討論、社會調查、參觀、校外頂崗實習等方式學習,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金融理論的感性認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加強金融實驗室教學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1)學校應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金融實驗教學設備,增加模擬實習軟件、模擬票據和單證,充分利用實驗室進行模擬教學。(2)學校應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可與一些校外金融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到實際部門鍛煉的機會。
3.增加金融專業實踐教學課程設置
在金融專業實踐課程的形式上,除了已開設的銀行業務實訓、金融投資模擬實訓、畢業論文、專業實習之外,還應適當拓展增加模擬實訓課程,例如,對《銀行會計學》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增設實驗或實習,同時增加社會實踐或調查、校外實習等實踐課程。在課時結構上,適當提高專業實踐教學的學時比重,最終形成與理論教學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為基礎,專業技能為重點,重視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建立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1)要強化教師自身的實踐環節,提高實踐能力。教師要定期到金融機構實習、進修,不斷更新金融知識結構,增強金融專業技能,為實踐教學充實新內容。(2)聘請實踐經驗豐富、具有實務部門工作經驗的金融專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構建一支具有一定工作經歷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師隊伍。(3)定期組織教師到國內財經院校金融專業實踐教學做得好的學校參觀學習,借鑒經驗,不斷提高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玲.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江南論壇,2011(8):56-57.
[2]盧珍菊.合作培養造就應用型高級金融人才[J].高教論壇,2006(5):45-4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學研究立項重點項目(JGJX2013Z002)成果。
作者簡介:于麗紅,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等院校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