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果一個人從小就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會使他受益終身。從事高中語文教育事業多年,深知閱讀在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現就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一論題進行詳細論述和闡釋。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氛圍;閱讀興趣
要想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程,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閱讀一定會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要想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需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慢慢培養出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比如,我們可以在教室建立圖書角,把學生個人的圖書集中在一起,并讓學生自主管理借閱,這樣無論是在課間業余時間還是宿舍休息時間,學生隨時都能聞到書香氣息;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鼓勵學生多借閱書籍,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閱讀來源;減少學生的書面作業,增加學生的閱讀作業,為學生閱讀空間和時間提供充分保障。
二、提供充分閱讀時間,促進學生課外閱讀
高一學生剛剛從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在急劇發生著變化,他們年齡小、情感纖細,我們希望他們可以借助閱讀來接觸生活、感受人生,但是,由于心里浮躁、焦慮,他們無法靜下心來去閱讀,并對閱讀讀物敬而遠之。因此,在這種狀況下,我認為,老師必須承擔起作為一個教育者、教導者的義務和責任,努力將閱讀轉化成學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學生能夠真正沉浸在閱讀的愉悅當中。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做到的重要一點就是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引導,以純凈他們的精神世界,呵護他們的純真心靈。比如,我們可以在每周留出一節語文課,讓學生自由閱讀,與此同時也可讓他們彼此之間互相推薦一些書目,不一定非得是名著,也可以是平日書店里的暢銷書,這樣,閱讀一旦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自然就會對閱讀上癮,我們的閱讀課也能實現其真正意義和價值。以下是我個人對高一學生所要閱讀的書目進行的推薦:《狼圖騰》《平凡的世界》《家》《文化苦旅》《飄》《簡·愛》《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穆斯林的葬禮》等,學生之間互相推薦的書目有《明朝那些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人生若只如初見》《追風箏的人》《天龍八部》《碧血劍》《蛙》等。
三、建立閱讀評價體系,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狀態
為了讓閱讀成為學生自主、持久的一項活動,并真正融入學生生活,我們需建立科學、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讓學生得到老師充分的肯定、贊賞和激勵,這樣,學生不僅能及時了解自己的閱讀效果和水平,還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后的閱讀當中。在具體制定閱讀評價體系時,我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活動來進行:
1.預留課外閱讀常規作業
每周都要閱讀,并寫下閱讀體會、感受、心得,字數不限,周五上交,老師用A、B、C、D四個等級對學生寫的閱讀體會進行等級劃分。對于寫得優秀的,教師可在班里進行宣讀;平時閱讀時,可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美句子、段落摘抄下來,老師半個月檢查一次,這樣就對學生的閱讀活動起到了監督作用,同時也為學生日后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2.進行“我愛讀書”五分鐘演講
利用每周一下午的自習課,讓班里學生輪流到講臺上對自己近期所閱讀的書目、內容及感受進行演講,并要求他們運用書中觀點,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打分。
這樣,我們通過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使學生對演講有了更清楚、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因為教師飽含的真情和語言的鼓勵,學生會在日后繼續保持良好的閱讀狀態,并使其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總之,廣大從事語文教育的工作者應拉近學生和閱讀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走進琳瑯滿目的書城,走進知識的海洋,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甄珍.帶孩子享受現代班級閱讀[J].中國教師,2009(09).
作者簡介:黃玉娟,女,1981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寧夏鹽池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