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提高學生理解、參與社會生活能力和培養公民思想政治素質的課程。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運用思想政治課的獨特性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度過人生中最為關鍵的時期,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思維品質;辯證思維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的課程,是一門提高學生理解和參與社會生活能力的課程。以物質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常識等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高中階段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僅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年齡階段在身心上有其獨特性。例如,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面性較大;他們熱情,但容易沖動。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易出現困惑,對家長和老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作為思想政治課堂的主導者要時時關注主體的變化,運用思想政治課的獨特性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度過人生當中最為關鍵的時期,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
《經濟生活》中的知識有其整體性。整體思維能力強調整體,它要求從一個問題的整體全面分析,挖掘并尋覓整體中關鍵條件作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樣才能正確地認識客觀對象。而學生思維的整體性依賴于教學的導向,例如,講到價格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問題:價格呈現的特點是什么?價格為什么呈現多變的特點?價格的變動帶來什么影響,作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又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價格變化呢?這些問題的設置對于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具有推動作用。
《政治生活》通過對政治觀、國家觀等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點,并逐步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新教材在每一目的開始都選用了一個典型的案例,或者是文字或者是圖片,如,第一課第一目的“面對新舊社會兩次特大洪災的思考”,第二目反映“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與義務”的圖片,第三目中“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四組鏡頭等。這其實透視和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新的學生觀。這種方式展現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前面的知識做好鋪墊,到后面講到國家利益的時候,學生就很容易抓住國家間出現親疏冷熱關系的原因就是國家利益。
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中要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品質。新教材致力于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新教材不再片面強調學生的知識來自于書本和教師,而是把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出發點,認為學生憑借既有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對許多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例如,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對待自己考試的失敗,引導學生用一分為二的思維全面分析,既要找到失敗的原因,又要能夠做到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總之,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過程,作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師,應該在學生的發展中做出自己的努力,真正推動新課改,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余靜,陳友芳.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3.
作者簡介:張雷,男,1978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政治組,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