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校企合作、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各技工院校構建一套一體化課程體系,職業素養課程是體系中一門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與職業理念。結合職業素養課程的教學實踐,總結職業素養課程實施的一些方法,并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一體化課程;職業素養;實踐
職業素養課程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力求課程實施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通用能力。本文就四個方面即“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來簡要論述職業素養課程實施。
一、“為什么教”
為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保障國民經濟水平的穩步快速增長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必須打破傳統教育方式,傳統教育是以“成績為導向”,過分強調記憶,重視知識、理論,輕技能、實踐,忽視高水平的應用和價值評判能力的培養。職業院校為企業輸送人才,肩負的歷史使命就是要為企業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創新的思維方法”。
職業素養教師必須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職業素養教師要始終圍繞課程目標,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法。在明確總的教學目標的同時設置每個活動目標。職業素養教師在課堂上應首先向學生說明,這項活動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例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學習活動一“初識職業發展路徑”,教學目標是了解百優生職業發展通道,崗位應具備的能力,了解企業文化。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明確自主學習方法。學會整理文本資料。
二、“教什么”
職業素養課的開展有無實效,選擇的內容很重要,活動課設計的內容要充實,步驟要嚴謹。實施職業素養課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剛進校的新生,一開始并不知道學校所設的職業素養課是什么類型的課、更不知道該怎樣去操作。對學生而言,布置活動任務給他們去完成,一開始學生可能會厭煩。但是,一節職業素養課的時間是否飽滿、效果是否理想、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能夠調動起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展活動的學生個體的態度。這時,教師要及時向學生說明職業素養課開展的目的、要引導其正確認識通過職業素養課的開展,他們所能得到的鍛煉。比如:通過獨立組織和開展職業素養活動課,可以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溝通表達、解決問題、創新能力,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可以提高普通話水平,甚至還可以提高自己制作課件、撰寫文本的能力等。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企業蘊涵著豐富的職業素養,這些資源包括企業本身、企業的人才、企業文化等方面。本校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把企業文化滲透到整個課堂。例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通過設置“本校畢業百優學生訪談活動”“企業用工調查”“模擬企業面試”等活動。一方面使學生了解自己專業發展的前景,自己如何才能找到理想職業。另一方面了解自己未來就職企業工作環境,將來薪金待遇等。這些活動主題是學生特別關心的,他們愛談、樂談,此課的開展很受學生歡迎。職業素養課內容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增強職業素養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怎么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很多也各有特點,如何選擇合適方法,因教學情境而異,因主體而異。職業素養課程實施在實踐中是把各種教學方法融匯一體,優化處理,例如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職業素養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起能讓他們發表演說、展開辯論、查閱資料、深入探討、展示表演、模擬感悟、團結合作,客觀評價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的平臺。課程實施前的輔導很重要,通過課前輔導,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了解課堂要完成的任務,學生課前要做好必要準備,防止上課后對任務毫不了解,任務無法展開。課前給予一定的指導能使學生活動開展得更科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而且課后教師要跟蹤進度,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任務。
四、“教到什么程度”
這里的評價主要依據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中形成的文本資料及最終作品,如任務書解讀、制作的方案、執行分工計劃表、制作PPT、實物作品、最終成果展示。另一方面是學生在任務完成全過程參與的程度與表現的情況。
具體評價實施采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設計一份“職業素養活動課專用表格”。為了使每一次職業素養活動課開展的有序、有方案、有組織、有分工,也為了使職業素養活動課的開展過程清晰明白,并且在活動開展后易于將材料按統一格式存檔,這個表格活動開展前給各小組組長,表格上有活動時間、活動主題、小組成員、活動準備、活動目的、活動用具、活動過程、活動效果與思考、自評分、他評分等幾項,讓各小組組長按表格的內容逐一填寫,并將相關任務完成過程中形成資料文本附在表格背面,把材料裝訂在一起,一個小組一本,清楚明了。通過這樣的工作,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果就有案可循、有法可依,從中評價每一個小組的完成任務質量,學生認真程度和每次積極參與活動的具體情況。通過此項表格可以對小組打分與學生個人打分。第二種方法,要充分利用教師工作手冊,記錄每個學生課堂活動參與情況,根據他們上交個人的文本資料進行個人評價,對每個學生進行打分。
學期末對學生職業素養課程考核主要是采用考查的方式。考查的依據主要采用以上小組評價分與個人評價分的匯總。在兩者權重分配因任務性質而異,一般來說個人權重要高于小組權重。
職業素養課實施要有專用的時間與空間保障,職業素養課的內容設置要開展調研,課程體系構建要經過周密論證。職業素養課現在屬于初步嘗試實施階段,本文難免有粗淺之處,在以后工作實踐中會不斷地反思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楊忠祥.學生綜合教育管理工程:理論建構與實踐審視[Z].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肖福玲.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路徑[J].池州學院學報,2009(10).
[3]麻麗華.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若干認識與思考[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