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課程都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上有所改進,高中的政治課也不例外。為了使高中政治的實效性有所提高,老師必須在課堂教學方式上有所建樹,絕不能沿襲老一套的教學方案。而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主要目的,而不是一味地只看重考試成績。這樣一來,高中的政治學習就會少了幾分肅穆,多了幾分自然。
關鍵詞:高中政治;實效;課堂;教學
高中的學習生活中是很多不可或缺的寶貴經歷,它是高等教育的奠基石,也是人生關鍵的轉折點。其中,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養尤顯重要。試想,一個人如果在踏入社會以后,自私自利、以權謀私、沒有絲毫犧牲奉獻的精神,那么,他的一生無疑是混沌的、灰暗的,即使智商再高,也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筆者認為,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十分必要且有意義的事情。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政治實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若干看法和建議,以期為政治課堂教學提供借鑒參考。
一、現有的政治教學的缺陷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總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在政治課堂上的主導權往往掌握在老師的手中,而學生則坐在臺下“認真”聽講。當課程進行到一半時,老師說:“這里是重點,一定好好聽。”于是,學生紛紛低下頭,“刷、刷、刷”地記上幾筆,然而學生到底有沒有“聽在耳里,記在心里”,就有待時間的考量了。這樣的課堂,顯得有些“冷漠”,學生沒有“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學習熱情,老師也沒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態度。在政治課堂上,老師大多時候都是“照本宣讀”,雖將書本運用得“淋漓盡致”,卻沒有打下個人的鮮明印記。這就使學生在學習政治的時候千篇一律,沒有絲毫的創新與活力,自然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
筆者還記得曾在網上一度瘋傳的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他用自己嬉笑怒罵的講課風格將一門枯燥無聊的課“演繹”得妙趣橫生,從而贏得了學生的“芳心”。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歷史已然從時間的塵埃里漸漸蘇醒,以自己最生動的姿態展現過去的風華與垂敗。筆者曾無數次地想,為什么不把政治課也上得這般“惟妙惟肖”呢?筆者發現,只要稍稍改變上課的形式或是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就可以營造相當不錯的學習氛圍。老師可以開展各式各樣的“寓教于樂”的課堂活動。比如說,針對于某一時事要聞讓大家一起來討論。然后再根據課上所學內容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就不會一直囿于課本的束縛,而是緊緊地與當今社會聯系在一起。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辯論等活動以拓展思維,這樣就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入政治課的學習當中。
三、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健康的師生關系,是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加強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政治課雖然不如語文那樣多姿,但是同樣可以創造出寬松有趣的學習氛圍,這其中就要靠學生與老師的共同努力。只有兩者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才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我在上政治課的時候,不會冷落每一個學生,總會讓不同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即使回答得并不好,我也會笑著給予他鼓勵,讓他更加充滿信心以迎接下一次的“問題挑戰”。除此之外,我還加強了與學生的課下交流,減少了師生間的隔閡,在交往深入以后,筆者還被拉入了學生的QQ群,于是,我就借這一豐厚的“資源”,來大舉開拓學生的政治敏感性。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思想、經典理論更是我與學生經常交流的話題。有的學生習以為常后,甚至開始與我私聊“那些政治上的事兒”,讓我甚是欣慰。
提高政治課的學習效果,不僅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還能進一步彰顯其獨特的教學魅力,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參與政治課堂中。
參考文獻:
[1]牛娜.構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課堂的具體途徑.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1).
[2]徐慧珍.關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思考.教師,2011(4).
作者簡介:常永祥,男,1971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甘肅省永登縣西鐵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