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涵建設是學校管理的軟實力,是現代教育的最求目標。在實施內涵建設過程中,要開動腦筋,發揮主觀性。從建設規劃、具體操作兩方面入手,并在具體建設中,涉及環境和活動兩個內容。
關鍵詞:謀劃;環境;特色活動;資源
內涵建設是一個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只有走內涵建設發展之路,學校才會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基礎教育對學校內涵建設有具體要求,更可以進行特色發展,以創建特色學校為載體,進一步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促進學校文化內涵建設的快速發展。
一、全面謀劃,形成長期目標
1.確立思路,整合資源
首先,學校可根據相關機構要求,綜合學校多年來的文化積淀,確立以創建特色學校為載體,以學校文化積淀為源泉的內涵建設發展的思路。其次,確定內涵建設模式,如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發展建設以及“兩風建設”即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通過挖掘學校的內外資源,并對其不斷進行整合,使其更加有利于學校的內涵建設,包括完善辦學理念、辦學思路、辦學目標、兩訓三風、校歌、校徽等,使學校更加活潑富有朝氣。
2.全面動員,群策群力
學校內涵建設不僅僅是學校領導者的事情,而是需要全體師生,群策群力,積極行動,并層層動員。一是將整體方案,實施計劃向全體公布,做到師生心中有數;二是發動師生和家長獻計獻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為學校內涵建設增添新色彩。
3.達成共識,部署落實
通過各層級動員、組織,上下統一認識,形成基礎的內涵建設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繪制詳細的發展規劃路線圖,讓師生通過路線圖對學校的各部門的分工、需要完成任務一目了然。
二、用美好外部環境充分表達文化內涵
1.美化環境,不可或缺
學校搞內涵建設,美化環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很難想象一所臟、亂、差的學校,內涵建設會是一流的。學校要本著“節儉辦教育,文化辦教育,大家辦教育”的原則,全面啟動校園美化工程。環境美化不等于奢侈豪華,要體現學校的基本特征,校園建筑大方整潔,教學設施完備、安全,環境衛生干凈,保持持久,辦公和教學環境幽雅舒適,師生能在舒心宜人的環境中教學、學習。
2.營造人文氣氛,文化育人
我們把營造讀書氛圍同美化環境建設緊密結合,在學校適當的地方張貼讀書名言、繪制讀書成語故事畫、懸掛牌匾等。如,在學校墻壁上繪制成語讀書故事畫,可吸引學生駐足觀看,時刻接受知識熏陶,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建造校訓雕像等文化設施,讓來客能快速了解學校的文化內涵,在教學樓玻璃門上張貼名人名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非常醒目,每天師生一進校門就能看見,時時激勵著每一名師生,對師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3.對外宣傳,擴大社會影響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文化細胞,能牽動社會的神經,社會也更加關注學校發展,學校內涵建設不該閉門造車,要與社會互動,得到社會的支持,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學校要善于宣傳自己,向社會展示自己的辦學特色,不斷擴大辦學影響,將其文化內涵深入社會,植入民心。
三、創建特色活動,推動內涵文化建設
1.特色定位,逐步推進
在學校文化內涵建設中,要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并逐步實施。可以確定幾個主題,如“書韻飄香,健康成長”“紅色路,中國夢”“青少年與成功”等,據此還可以建立班級文化命名,比如書香班、才藝班、奮斗班等,為了落實班級目標,在班級走廊和教室可以設置相關的展示。同時可以利用教學樓底層前廳改建為“誠信借閱廳”“學校歷史展”“學校榮譽展臺”等,廳的墻壁上有特色主題、特色口號、特色目標、名人讀書故事等,從而使大廳的書香氛圍更加濃厚。
2.開展活動,彰顯內涵
活動的開展是最重要的,特色活動應該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教育性。在學習方面可以形成靈活的天天查,周周比,月月結評比競賽活動。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每天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等。每學期舉辦各種詩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以及圖書劇比賽等,調動了師生讀書的積極性。每學年可以組織“讀書小明星”評比活動,選出符合標準的學生進行表彰。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團體,如“童韻朗誦團”“棋牌小組”等,學員下午放學后或者周六日在學校開展活動,培養學生朗誦經典的興趣,提高學生朗誦經典古詩文的水平,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長風.現代中學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中學教育管理參考,2011(05).
[2]闞永福.校園文化建設集錦.優秀教育案例,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