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社會已不再單一地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重視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對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在中職教育的學生管理改革中,教師只有更新管理理念,轉變機制,革新方法,把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作為首要目標,為社會培養創新型創業人才,才能在日后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學生管理改革;創業能力;培養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如何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是擺在職業學校學生管理改革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培養學生創業能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是中職學生管理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求職不如創業”正成為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方針。只有通過創業實踐,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業欲望,才能使學生勇于創業、樂于創業,既能體驗創業的艱辛、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又能健全創業品質,堅定創業信念。只有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完善,才能把創業當作使命和社會責任來完成。畢業后進行創業不僅可以實現自身價值,更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會改善我國現有的創業者和企業家隊伍的素質結構。
皮亞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貯備記憶,是具有創造力的探索者,而不是博學者”。比爾·蓋茨創造了微軟帝國,也創造了學生創業的神話。為了創業,不少學生寧愿放棄寶貴的學習機會或學業,紛紛踏入創業大軍,事與愿違的是學生創業成功者少,失敗者眾多。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強調創業教育的觀念,社會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更需要帶有創業主見、能夠創業的人才。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引導學生創業,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才能為將來學生創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有人常把“職業教育”說成是“創業教育”。
一、轉變學生心理,提高抗壓能力,激發學生創業興趣
職業教育的學生目前大多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自卑感較強,對創業的興趣不高。作為職教學生管理的改革者,特別是就業指導的教師們,必須想方設法去改變這一現狀,轉變學生心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
學校的學生管理中,出臺積極措施,建立創業獎勵機制,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通過調整學校的規章制度來固定學生的行為,調整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教師上課時,將創業的觀念、意境滲透到教學中去,并在教學中留下一些有挑戰性的課題讓學生親自完成,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克服自卑感。另外,應重視典型創業事例的教育。要把企業界的創業案例搬上學校的講壇,把成功企業家聘為職業學校的兼職創業指導教師,及時收集校友創業方面的素材,通過各種形式的“現身說法”,燃起學生的強烈學習興趣和創業欲望、創業激情。
二、轉變學習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營造學生創業氛圍
技能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生對技能課比較有興趣。他們往往創業知識比較單薄,認為學好一技之長就能走遍天下,學習活動只是簡單的模仿專業技能。在學校積極創業的比較少,因此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營造學生創業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獲得需要長期的培植、熏陶和積淀,校園文化因其固有的特性使之在創業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良好的文化環境是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師。如美國的硅谷、我國的清華大學創業園等就提供了一個良好創業文化環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創業能力的提高。把創業教育寓于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學生思想行為可以產生持久而深入的影響。通過校園創業文化建設來開展學生創業教育,鼓勵學生把所學到的技能和知識投入到校園創業活動中。通過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從而塑造其創業心理品質和提高創業能力。
三、轉變學習模式,提供教學支持,豐富學生創業途徑
創業知識更需要注重針對性,模塊化教學體系,打破原來的學科體系,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崗位各項知識、技能的要求為主線,確立若干等級教學模塊,進行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針對性的技能練習,提升職業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同時學校根據專業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實踐支持,讓學生的學習模式從課堂向實踐創業轉變,創業不再是紙上談兵。有些學校在校內開設創業一條街,為學生提供創業平臺。會計專業可以開設特色商店,烹飪專業開設小吃店,面點專業開設糕點房等,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在實踐中嘗試,做到學以致用。因而,在創業教育中應以專業教學向創業學習模式轉變,保證實現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四、轉變學習方法,加強社會實踐,鍛煉學生創業意志
目前職業教育培訓學生對創業的了解只能通過學校的宣傳和自身的初步實踐來實現,而學生對創業中的艱難還沒有真正體驗過,所以創業的意志力還比較薄弱。因此,學校要加大社會實踐力度,給學生充足的校外實習時間,讓學生在校外嚴格的企業實習中,真正體驗一下現實創業中的辛苦和艱難,鍛煉他們的意志,改善部分學生嬌氣、軟弱、缺乏堅持性的缺點,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以后的創業做好心理準備。
我國的職業教育必須以培養高素質創業人才為目標,大力嘗試并推進學生管理中的創業教育改革,這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突出了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作用。創業能力的培養是今后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管理的一項緊急任務,因為學生走出校門后就業與創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中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但創業能力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還需更多地在實際實施中不斷摸索和總結。
作者簡介:胡良馬(1983-),男,本科,江蘇省宿遷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主要從事于烹飪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