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所呈現的個體狀態越來越復雜,而班主任也要變革陳舊的管理風格,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尋找切合點,走近學生,從而走進學生,最終達到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成長,老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獲得快樂。
關鍵詞:切合點;學習目標;溝通;尊重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所呈現的個體狀態越來越復雜。擔任高一年級的班主任后,我深深地體會到班主任的教育方法極大地影響著班級建設、鞏固和發展,更影響著學生成長的速度和趨向。我更認識到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才能找到切合點,走近學生。筆者在擔任旅游大專班班主任后,秉承這一宗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規范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我們班的學生來自浙江、江西、江蘇等地,學生以女生為主,文化成績較差、行為習慣也不好。如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何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我首先創造第一個切合點——營造整體氛圍,感化學生。我創設一個學習、衛生、活動三大類優秀班集體的氛圍,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員。(1)開學后我借助于學校的各項比賽活動,讓學生增強團結意識,加強班級的凝聚力。(2)對于班級出現的遲到、早退現象,我首先在班上表揚我們班:在同年級中我班的遲到、早退現象不多,我相信我班會做得更好。在這種大環境中,對于不守紀律的學生再加以誘導,讓他們覺得遲到、早退就是對不起班級。(3)對于學生的改變及時通過家校通或電話與家長聯系,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有效的:我班在第一次月考及期中考試中,文化成績為商貿信息部第一;在校坐姿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在校班級文化布置及教室衛生評比中獲得三等獎;在校“法制與成長”手抄報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在喜迎“十八大”文藝演出中該班的舞蹈《不要、不要》受到全校師生的喜愛。
二、講究教育方式,注重溝通
擔任了一學年的大專班的班主任,我有了深刻的體驗。以前在對口班,任何問題都可以以成績為中心,學生對老師的語氣可能不太在意。對于現在大專班的學生,我尋找學生能夠接受的切入點,讓學生既知道自己錯了,同時還以一個積極的心態改正。比如,前幾天,我從我班A某手上收了一部手機。A某立即跑到辦公室跟我說他收的手機是B某的。緊跟著他問我要手機說是要交給學生會主席。在沒有了解事情全過程的情況下,我沒有貿然做出決定。我對他說:“我知道了,你先離開,等會兒我再找你。”我在班上進行了調查,確實是B某在自習課上玩手機,然后A收了手機。過了兩天,我找到A某,我首先表揚了他做得對:課堂是學習的地方,不是娛樂的地方,他作為副班長,能主動維護班級紀律,做得非常好。緊接著,我對他說:“但是后來在老師不了解事件的情況下,你問老師要手機,會讓老師產生誤會——有幫別人要手機的嫌疑,更何況,手機已經到了老師這里,就不需要再將手機交給學生會主席。”A某也高興地認同并表示會配合我管理好班級。這件事中我既沒有粗暴地批評他,又讓他有了更好地管理班級的動力。
對于手機的所有人B某,那天她也是立即就跑到辦公室,口氣十分不好對我說:“錢老師,手機是我的,你把手機給我。”我先避開話題,我問她:“你知道課堂上不能玩手機嗎?”正處于叛逆時期的她立即說:“班上又不止我一個人有手機,你有本事把所有的手機都收過來。”對于這樣的學生,我該怎么辦呢?手機當然不能剛剛收就給她,要不然她還會在班級上不正當使用,且會對班級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我說:“你想拿手機嗎?”我緊跟著說:“我看不如這樣,這一大周還有兩天就放假,你在這兩天中表現不錯,放假時你就將手機帶回去。”B某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這是最快拿到手機的方法了,終于點頭同意了。直到那一大周放假,我將她單獨留下來,我問她心情是否平和了,表揚了她這兩天在班級的表現不錯并希望繼續保持。談到手機問題,我告訴她:“在教室里是不能使用手機的,如果其他同學在教室里使用,我也會毫不留情地把手機收過來,這不是針對你一個人。這一次放假有好幾天,你可能需要它,我將手機給你,希望你合理使用。”我想她終于解開心結了吧——我不是專門針對她的,我是關心她的。所以,那天她拿了手機走到門邊,又走回來說:“錢老師,謝謝你!”接下來大周到校后,我留意觀察了一下,B某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我想叛逆期的孩子難教育,想用老師來壓學生,事情不可能得到圓滿解決,只有既打擊囂張又關心她,同時注意處理方式,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
三、信任學生,贏得尊重
我們班的跑操質量一直不怎么好,突然變好了是因為班上的一件小事。
今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們班一同學的爸爸打電話給我,說:“錢老師,我們家孩子哭著打電話給我,說不想上了,到底怎么回事啊?”啊!不上!我立馬反應過來:可能是因為上午跑操的一件事。這位同學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上午跑操前整隊時,有一位同學老說話,體育委員指出她的錯誤卻被對方責罵。跑操結束后體育委員向我匯報了當時的情況,但當時并沒有說不上學之類的話。她肯定是覺得自己不能忍受這種委屈,然后打電話告訴爸爸想不上學了。我告訴家長事情的經過,但是我覺得不能讓家長擔心,所以,我說了善意的謊言:“其實也沒什么事,我已經處理好了。”這位同學的爸爸向我表示了感謝。放下電話后,我想我應該怎么辦呢?問她為什么不想上學,她可能就找原因,然后說不定真的不上學了。我想了又想,我應該肯定她的責任心,利用這次機會,說不定能將我們班的跑操質量提升呢?我首先找來班長,和她就目前跑操的問題進行了溝通,然后,我說:“我們班體育委員的責任心很強,如果那時,其他班委能齊心協力,就不會出現整隊時有人說話這種現象。現在她很傷心,不想上學,這種事傳出去,我們應該很沒面子吧。今天請你們倆利用空余時間,將隊伍重新整頓,我相信我們班能跑好。而且,我希望明天跑操被表揚的就是我們班。”然后,我和體育委員再次溝通:“班上有極個別的同學不守紀律很正常,關鍵要看處理問題的方式,要善于借助集體的力量來處理此事,比如,你可以讓班長來處理此事,而不是哭著打電話給家里,如果真的因為這件事不上學了,別人只會看你的笑話。”再次,我讓班長在第二天的晨會課上報喜,我們班在二月份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如果我們的跑操跑得好那就更有說服力。三管齊下后,第二天,我們班跑操出奇的好,步伐整齊,番號響亮。我立馬表揚了他們,讓大家繼續保持。之后,我們班的跑操質量一直很穩定。
我不停地反思,為什么這次的效果這么好。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利用了一個很好的切合點——我們班在二月份被評為優秀班集體,這向大家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是優秀的,希望大家能表現得更好。第二天跑操出奇的好,這說明學生的心理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希望能得到老師以及學校的肯定。第二,想辦法將操跑好,這是我向班長、體育委員傳達的信息,這也是作為老師對學生的一種信任。第二天操跑得好,這說明學生需要老師的信任。所以,信任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是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內在動力。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信任學生。這就是這件事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感觸。
作者簡介:錢桂芳,1974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德育管理、酒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