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補充偵查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項制度,設立該制度是為了追求實體真實、補充完善證據,懲罰犯罪,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在司法實踐中,退回補充偵查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對退回補充偵查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出相應的措施完善退回補充偵查制度。
關鍵詞 刑事訴訟 補充偵查 公安機關 檢察機關
補充偵查是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非常態的制度,退回補充偵查和自行補充偵查是補充偵查的兩種形式。退回補充偵查是指檢察機關將需要進一步偵查的案件退回到原偵查機關進行的補充偵查。自行補充偵查是指檢察機關將案件自行進行補充偵查,而不退回原偵查機關。因訴訟階段的不同,補充偵查存在于審查批捕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和法庭審理階段。
在司法實踐中,盡管退回補充偵查基本能實現補充偵查追求實體真實、補充完善證據,懲罰犯罪,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預期價值功能。但是退回補充偵查制度在懲治犯罪、保障人權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偵查質量不高,使得補充偵查常態化
退回補充偵查是一種救濟性的手段,適用于案件偵查終結后,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等情形,用以彌補其缺陷,保證偵查機關完成偵查任務,確保案件質量,并不是偵查工作的必經程序,因此,退回補充偵查是刑事訴訟活動中的一種非常態化情形。
由于執法理念偏差和辦案程序不符合規定,使得大量的案件需要退回補充偵查,主要表現為:一是重口供、輕物證,只注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而不重視收集其他證據,一旦嫌疑人翻供,將難以追訴犯罪。二是不重視與案件有關的間接證據的收集。在缺乏直接證據時,間接證據鏈條不緊密,如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且無被害人陳述,證據之間又難以形成鎖鏈時,就不符合起訴的證據標準。三是在突破犯罪嫌疑人后,對證人證言、嫌疑人口供缺乏系統筆錄。當遇到嫌疑人較多、詢問的證人證言較多的案件,公安機關承辦人訊問、詢問完材料后不及時碰頭、將材料匯總,導致訊問、詢問內容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甚至前后矛盾,或與其他證據相沖突,致使證據的證明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弱。四是需要做鑒定的事項而未鑒定。此外,還有偵查程序性不合法等問題,如訊問時偵查人員少于兩人,詢問證人時沒有告知其權利義務以及作假證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
二、存在退而不補,查而不力的現象
從一次退回補充偵查的效果來看,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中,仍然有一部分還需經過第二次補充偵查,這說明補充偵查的效果不佳,仍不符合起訴標準。
從檢察機關來看,退回補充偵查時,首先需要制作書面的《補充偵查決定書》,并附詳盡的書面退查提綱,要求偵查機關收集相關證據以及收集相關證據應當采取的合法偵查措施。退查提綱在補充偵查程序中處于核心地位,對于指導發現事實真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部分檢察人員不重視退查提綱的撰寫,如只注重撰寫需要查明的情況,而缺乏對現有證據的分析;退查提綱過于簡單、模糊,造成偵查機關不知道該確定什么樣的偵查目標以及確定什么樣的偵查方向;不寫明如何進一步開展偵查工作的方法、途徑;忽視了寫明補充偵查的目的、理由等,偵查機關實際操作性不強,這些流于形式的退查提綱容易導致偵查機關對退查提綱持排斥態度,不按提綱中的建議去補充偵查,而是隨意偵查不求效果,導致補充偵查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從偵查機關來看,一是部分偵查人員認為是檢察機關故意無事找事挑毛病,對退回補充偵查存在抵觸情緒,偵查機關往往以案件事實查不清,或相關證據證人找不到等理由為借口,搪塞檢察機關,或者出具幾份“情況說明”應付。二是因偵查機關是以案件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作為結案,導致有的偵查人員責任心不強,認為案件移交到檢察院就了事,不重視檢察機關的退查要求,敷衍了事。三是偵查機關的偵查人員變更較大,新接替的偵查人員對退查案件的案情不了解,存在著查而不清的情況,延長了辦案期限,影響了辦案效率。四是偵查機關對逮捕后的案件,認為逮捕后提起公訴是檢察機關的事,在證據收集本身就有一定的懈怠,對退回補充偵查的重視程度更為不夠。
三、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利用補充偵查制度,互借辦案時間
偵查機關與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為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的關系,但在實踐中,相互配合有時成為了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各自維護自身利益的潛臺詞,由于各種因素為了變相延長辦案時間,就隨意使用補充偵查制度,常常將沒有必要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退回偵查機關進行補充偵查。
偵查機關在羈押期限界滿時,還無法查明案件事實,收集足夠證據,延長偵查期限后,仍然不能偵查終結。為能繼續偵查,又不超過辦案期限,補充偵查成為了偵查機關延長偵查時間的方法。在司法實踐中,延長辦案時間存在主動要求退回補充偵查和迫使檢察機關退回補充偵查兩種形式。主動要求退回補充偵查是偵查機關直接與檢察機關商量,直接讓檢察機關出具補充偵查決定書來延長辦案期限,而不將案件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迫使檢察機關退回補充偵查則(下轉第58頁)(上接第54頁)是偵查機關在辦案期限已到,明知所偵查的案件還未達到起訴標準,卻將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因案件沒有達到起訴標準,檢察機關就不得不退回補充偵查,從而合法的延長了繼續偵查的時間。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由于其公訴部門存在辦案人員少與案件數量多的矛盾,有一些案件在審查起訴時限無法審查終結,這時就不得不利用補充偵查制度將案件退回,空出時間來審查快到期的案件,以緩解審查起訴時間不夠用的現象。
四、檢察機關的自行補充偵查形同虛設
刑事訴訟法中設定檢察機關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具有自行補充偵查的權利,目的是為了避免案件在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之間的往返,促使提高訴訟效率。同時,通過補充偵查也使檢察機關行使了對偵查活動的監督權。但在司法實踐中自行補充偵查往往形同虛設。產生這樣的現象與檢察機關的現狀密切相關,由于檢察機關公訴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提起公訴、偵查監督和刑事審判監督等,但長期以來忽略了檢察機關自行補充偵查的工作,使公訴部門的偵查方法、經驗等都存在明顯不足,并且很多地方也受到辦案人員少,案件數量多,工作經費少等因素的制約。即使由審查起訴部門自行補充偵查,也只能局限于已存在的部分書證的補充、相關鑒定的審查等方面,不適合對尚不清楚的犯罪事實進行查證和證據收集工作。
五、部分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沒有被羈押,使得案件退回后長期滯留在偵查機關
法律規定補充偵查不能夠超過一個月,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無期限的羈押,但實踐表明,在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方面并沒有出現立法者期待的成效。在司法實踐中特別是部分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沒有被羈押,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期限超過一個月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延長了辦案時間,還降低了訴訟效率。
有一些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由于證據缺失,查明事實存在較大難度的情況下,偵查機關主觀上有畏難情緒,對案件持消極態度,既不積極去補查案件,也不在補充偵查期限到期后移送檢察機關處理,將案件積壓不查,最后使這部分案件長期滯留在偵查階段成為積案,或是偵查機關自行將案件作撤案處理。
總之,退回補充偵查在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們只有對退回補充偵查制度不斷完善,才能真正實現退回補充偵查制度追求實體真實、補充完善證據,懲罰犯罪,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預期價值功能。
(作者單位:西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