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的主體,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是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核心環節。調查發現,師生對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評價方面存在差異。地方院校應從積極開展教學技能專項培訓、切實發揮教學發展中心作用、盡早建立學生學習指導體系三方面入手,切實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關鍵詞 青年教師 課堂教學 教學技能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的主體,目前我國專任教師已達149.69萬,其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108.5萬人,占72.5%。2011年和2012年,教育部先后頒布了《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是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核心環節,因而有必要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評價,為高校開展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提供參考。
一、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內涵
課堂教學(classroom teaching),是指將學生按照年齡和知識程度編班,教師依據教學計劃(或課程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和空間內與學生圍繞一定內容而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學技能是指教師運用已有的教學理論知識,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固的復雜的教學動作系統。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一定的教育理念,為實現既定的教育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學動作。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具有一定的可觀察性、可測量性,既源于教師個體的經驗,也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
課堂是聯系師生的平臺,也是展示教師教學技能的大舞臺。通過開展教師自評和學生評價,有助于客觀、全面地了解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現狀,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針對性。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法,以某地方醫學院校2013-2014學年度自愿參加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40歲以下教師及其授課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自編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卡(教師卷和學生卷),就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及教學效果評價展開調查。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35份,收回問卷135份,有效率為100%。評價采用優秀、良好、一般、較差5個維度,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評價。調查表明,52.5%的教師認為自己教學內容豐富,貼近學生需求,但61.5%的學生認為教師教學內容基本能滿足需求,但34.6%醫學專業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內容與臨床結合程度還有待提高。這表明,師生雙方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總體上滿意,但不同專業之間存在差別,尤其是醫學類專業,教師課堂教學內容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尤其是醫學類專業教師。
2、對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評價。調查顯示,44.5%的教師認為自己運用了1~2種以上的教學方法,46.9%的教師認為教學方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52.6%的學生認為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不能有效結合教學內容,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這表明,雖然大部分教師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但教學方法缺乏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這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重災區。
3、對教師教學態度的評價。調查表明,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態度較好,其中85.8%的教師認為自己教學態度優秀,14.2%的教師認為自己教學態度良好。沒有教師自評教學態度一般或較差的。學生評價中,認為教師教學態度優秀的占32.1%,教師教學態度良好的占42.8%,其余的評價一般,沒有評價教師教學態度較差的。這說明師生對教學態度的評價存在差異,教師的教學態度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4、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12.1%的教師認為教學效果優秀,63.2%的教師認為教學效果良好,24.7%的教師認為教學效果一般。學生評價中,認為教學效果優秀的占5.7%,教學效果良好的占44.1%,教學效果一般的占50.2%。師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存在差異,表明在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方面,教師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建議
1、積極開展教學技能專項培訓。美國教育聯合會在1991年的《大學教師發展:國力的提升》報告書中提出教師發展包括四個維度:教學發展、專業發展、組織發展和個人發展。[4]教學發展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技能發展是教學發展的核心。本次接受調查的教師,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缺乏教學技能培訓。因而,有必要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技能專項培訓。一方面可以通過各級各類教學競賽,如說課比賽、微課比賽、教學競賽等形式,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納入教師業務考核指標體系,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校際合作。學??梢灾鲃訉で笈c國內知名師范學院合作,定期選派教師前往接受教學技能的專項培訓,以此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下轉第146頁)(上接第132頁)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規劃。
2、切實發揮教學發展中心作用。教學發展中心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開展教師培訓。教師培訓應注重教師發展需求的個性化。通過廣泛調研,了解不同學科、不同級別教師的教學技能需求,通過學校集中培訓和學院個性化幫扶相結合,發揮校院兩級教學發展中心的作用。同時,針對教師反映的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做好培訓方案的調整和完善,切實提高培訓實效。
3、盡早建立學生學習指導體系。目前,大學生在學習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日趨多元化、個性化,而這些發展性的學習問題已經很難由傳統的高校學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等方式有效解決。本次調查發現,學生和教師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存在較大差異,因而有必要開展學生學習需求調查,成立專門機構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習指導體系,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改進。
本文系贛州市2014年社會科學研究百題立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4235
參考文獻:
[1]殷長春.破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難題[N].中國教育報,2014年5月12日09版.
[2]郁美.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狀況及對策研究-基于NT市范圍內高校的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胡淑珍,胡清薇.教學技能觀的辨析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2(2).
[4]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Faculty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R].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91:1l-12.
(作者簡介:贛南醫學院教務處講師,研究方向:高等醫學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