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和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國情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因此,作為中國各項建設最為重要的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理論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使之能夠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基于這種情況,中國黨史學界的探索和研究也隨之得到了發展,包括中共黨史學科的建設、理論和方法、思潮、黨史學發展、海外黨史發展等方面。本文對這些研究進行綜述,以期能夠歸納近十年來中國黨史學理論研究的發展特點,為學界提供相應的思考和借鑒,最終促進中國黨史學事業的全面進步。
【關鍵詞】中共黨史學 理論研究 黨史學科建設 海外中共黨史研究發展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023-02
十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因此,不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中國黨史研究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共黨史學科的建設、理論和方法、思潮、黨史學發展、海外黨史發展等諸多方面都呈現出了飛躍性的發展。因此,歸納這些理論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理論價值并向社會提供相應的借鑒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 十年來中國對于中共黨史研究理論成果的概況性研究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從理論、組織等各個層面都出現了極大的發展和創新。圍繞著這些革新和發展,中國黨史學理論界進行了極為深入的研究,不僅召開了一系列的研討會,而且大量的優秀專著和論文集紛紛面世,對于現階段的黨史學理論研究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動力。
2001年,“面向新世紀中共黨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由《教學與研究》編輯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輯部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舉辦。2002年,中共黨史研究的專業組織——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學科建設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由中央黨校負責組織,對于全國范圍內的中共黨史學科發展和研究進行統一領導,最終實現對于理論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以此促進中國中共黨黨史學科的未來發展。可以說,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學科建設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有關中共黨史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目前,許多地方也都相繼成立了黨史研究組織,中共黨史的理論研究邁向了快速發展的道路。2008年,由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組辦的黨史研究座談會分別在揚州、南京、蘇州等地召開。會上深入研究并探討了黨史學概論、黨史史學史、黨史史料學等中共黨史研究中最為重要的三點問題,獲得了突出的成果。2009年,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更是組織召開了新中國成立后最大的一次黨史理論研討會,許多專家學者都參與了這次會議,研究成果極為顯著。
此外,許多學者紛紛發表了有關黨史理論研究的論文和專著,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周一平所著由甘肅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中共黨史史學史》、周一平所著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中共黨史文獻學》、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并由中共黨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黨史理論縱橫談》、郭德宏主編由中共黨史出版社于2004出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黨史研究的新進展》、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主編由中共黨史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中共黨史學研究文集》等;優秀的論文也較多,為整個理論界的深入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如劉國新所寫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第1期的《中共黨史研究60年》、石仲泉發表于《北京黨史》2010年第4期的《黨史研究:減“五種傾向”加“四個要素”——答〈北京黨史〉記者問》、郭德宏和董漢河發表于《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的《三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的進展、不足與進一步深化的路徑和方法——郭德宏先生學術訪談錄》、龔育之發表于《百年潮》2005年第8期的《黨史研究:萎縮還是繁榮?》等。
二 中國當前中共黨史學科研究現狀的評價綜述
人文學科研究在當今的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中共黨史學科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整體的社會認可度并不高,許多研究人員待遇較低,學科也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在實踐中,許多黨史研究者過于關注理論研究,為研究理論而研究的現象較為普遍,理論成果和社會實踐出現了嚴重的脫節。此外,由于當下人們更關注經濟利益,因此對于黨史研究這一略顯枯燥的內容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了黨史研究學科逐漸邊緣化。再就是,作為中國發展和建設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不僅是一個組織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所以,諸如政治、歷史、社會、法律、經濟等學科都有相當部分的黨史研究內容,從而導致專業的黨史研究反而成為資料來源,沒有起到領導和骨干的作用。
實事求是地講,在如今的客觀條件下,中共黨史研究這一學科很難在短時間內重現八十年代由解放思想而帶來的繁榮景象。因此,為了真正實現學科的發展,理論界建議將中共黨史設立為一級學科,這樣可以從根本上實現中共黨史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脫離,實現對于黨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學說和黨的建設、中國當代政治和政黨制度、世界政黨比較研究等二級學科進行深入和專業化的研究,最終促進中國黨史理論的完善和發展。除此以外,學界普遍認為,應加強對中共黨史研究這一學科的監管力度,從制度上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機制,杜絕出現違法和弄虛作假的現象,保障中國中共黨史研究學科的健康發展。
三 中共黨史學研究中的理論和方法的探究
中共黨史學研究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理論研究過程,其中包括性質、對象、方法等重要內容,極大地影響著整個學科的進展,因此受到了廣大學者的共同關注。
1.學科性質
目前,學界普遍將中共黨史學科定性為歷史學,只是在具體的學科性質的研究和定義上存在著區別,有的學者側重于其歷史屬性,而有的學者則側重于其政治屬性。可以說,目前關于中國中共黨黨史學科的定性并不存在著許多分歧,起終點在于處理學術和政治之間的關系。因此,學界必須遵循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實事求是的發展相應的理論,才能真正發展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2.研究對象
從字面上看,中國中共黨史的研究對象必然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歷史發展,但實際上,由于側重點的不同,學界對這一問題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爭議。筆者認為,除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其時代背景、經驗教訓、人物等內容均應當是研究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從而促進學科的發展。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影響一個學科發展速度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對于這一問題,目前學界的共識較為明顯:由于中國共產黨史這一學科包含面極為廣泛,因此對其的研究也應當多樣化和科學化,不僅應當有包括目錄學、考據學、譜碟學、校勘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治史方法,還應有心理學、社會學等現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此外還包括控制論等系統方法、計量學方法等多種內容。
四 結束語
總之,當今的黨史研究已獲得極為顯著的成果,但其中仍存在著許多有待開發的領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沈傳亮、鄭東升.新世紀十年間中共黨史學理論研究述略[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2]劉晶芳、劉振清、沈傳亮.近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述評(下)[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1)
[3]丁俊萍、宋儉.新時期以來中共黨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江西社會科學,2005(11)
[4]肖冬鳴.關于中共黨史學理論的若干問題研究[J].黨史文苑,2013(24)
[5]周一平、許曾會.2000年以來中共黨史學理論問題研究發展綜述[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0(1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