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當前中國面臨的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國防安全教育成為基層黨校的基本任務。本文針對基層黨校進行國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等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國防安全 黨員干部 責任 義務
【中圖分類號】D26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199-01
21世紀,大批年富力強、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干部逐步走上各級領導工作崗位,他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親身經歷戰火的洗禮,國防意識普遍不強。這直接關系到一個單位甚至是整個區域經濟的長遠進步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抓好領導干部的國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基層黨校在這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 當前形勢下加強對黨員干部進行國防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由于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維護國家安全的難度日益加大,例如:在經濟領域中國與國外的貿易摩擦和爭端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中國經濟主權面臨的風險越來越突出;在周邊環境方面,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形成了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國內安全方面分裂勢力與境外反動勢力勾結,嚴重威脅著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主權;在邊界的劃定方面,除了和印度的邊界問題外,海洋權益爭端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影響進一步加大,總之在經貿、軍事、地緣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面臨著嚴峻考驗。此外,當前在我們的很多黨員干部中存在著一些錯誤思想,少數同志說,國防教育需要動用一些人力、物力,不如用相應的人力物力多搞些經濟建設,這樣看得見,摸得著。
二 基層黨校要大膽嘗試,扎實開展國防教育
1.教學內容要明確,教學形式要多樣
教育內容要明確。目前,地方領導干部的國防教育還沒有統一的大綱和教材,所以黨校在組織教育時隨意性比較大,因此,要搞好地方領導干部的國防教育,就要首先優化和規范其教育內容。具體說,基層黨校應主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國防理論。重點是學習馬列主義戰爭觀、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于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論述,正確認識戰爭與和平的關系,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通過了解中國國防建設的基本內容、任務和要求等,牢固樹立國“無防不立、無兵不安”的思想。二是軍事知識。重點是學習軍事高科技常識及其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不斷增強支持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感;了解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特點規律,不斷增強支持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責任感,深刻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優良傳統,牢固樹立正義戰爭和人民戰爭必勝的信念。三是安全形勢。重點是了解國際戰略局勢的發展走向,中國周邊地區的安全形勢,認清鞏固國防、抵御侵略和統一祖國的歷史重任,牢固樹立常備不懈的思想,進一步提高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和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四是國防法規。重點了解國家頒布的《國防法》《國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增強依法開展人民防空、國防動員等工作。
教育形式要多樣。黨校在開展黨政干部國防教育過程中要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以保證教育質量和效果。根據全國各地方黨校國防教育實踐總結,可以采取以下形式進行教育:一是專題教學。在有關主體班次教學計劃中,把國防教育的內容,以專題課的形式安排。二是把國防教育寓于集體活動中。比如可以聘請部隊官兵做教官,開展軍事化訓練;可以組織學員到部隊靶場實地射擊打靶等,這樣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讓學員體驗了部隊生活,增強了國防意識。三是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請進來”就是除了請武裝部門、部隊系統有關人員上課外,還請老紅軍、老戰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學員上課;“走出去”就是組織學員到國防教育基地接受更為直觀的國防教育。在黨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過程中,如何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來保證教育效果,還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無論教學內容的確定,還是教學形式的多樣,授課時間必須要有保證。基層黨校每一年都要爭取固定的時間開展主要班次的集中授課,強化培訓紀律,保證培訓效果。
2.多管齊下把國防教育和干部的考核任用緊密地聯系起來
國防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黨校開展國防教育就顯得不那么專業。這就要求全社會要形成教育合力,需要武裝部門、部隊系統、“雙擁”部門等密切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國防教育對黨和國家所需現代合格黨政干部人才的培養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把國防教育與干部政績掛鉤,組織部門考查干部政績時,把干部盡國防義務或接受國防教育情況作為一項內容,從制度上來保證和約束。
《國防教育法》明確規定:“負責培訓國家工作人員的各類教育機構,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培訓計劃,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作為黨校就要從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把抓好干部隊伍的國防教育列為重要職責,切實成為領導干部國防教育的主陣地,進而引導全社會每一位公民都要進一步提高國防意識,只有這樣國防事業才能堅不可破,我們才能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生活。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