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詞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變體,是隨著網絡(如互聯網、電信網等)的發展而出現的。本文從網絡詞語的變異現象入手,正確地認識網絡詞語,同時就網絡詞語對現代漢語的影響即“漢語危機論”做出公允的評價。
【關鍵詞】網絡詞語 變異現象 漢語危機論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201-01
網絡詞語是以社會主流語言為基礎,憑借網絡而出現的語言世界里的新成員。這個有社會主流語言逐漸形成網絡詞語的過程,是網絡詞語的變異現象,其變異現象不僅是一種言語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現象。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網絡詞語對我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特別是語言生活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網絡詞語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而進入學生的語言中,諸如“美眉”、“大蝦”之類的網絡詞語,在中小學生的作文中隨處可見。因此,網絡詞語的規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有些學者認為,網絡詞語破壞了漢語的純潔度,甚至還認為我們將要經歷一場“漢語危機”。
網絡詞語的確對漢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于網絡詞語的發展,我們的確應該加以重視和規范,但對于網絡詞語會削弱漢語的獨特魅力一說,我們有待認真斟酌。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語言是發展的。整個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語言也是這樣,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只是變化的速度緩慢,不被人們感覺到罷了。”斯大林說:“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語言隨著社會的死亡而死亡。社會以外是沒有語言的。因此要了解語言及其發展的規律,就必須把語言同社會的歷史,同創造這種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歷史密切聯系起來研究。”所以,網絡的發展必然會導致網絡詞語的出現,它會隨著網絡的發展而發展。
其次,“語言是不斷發展的,經常產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其中有些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有些不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語言的規范化就是要根據語言的發展規律為語言的運用確定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標準,把那些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來,加以推廣,使之廣泛地為人們的交際服務;而對于那些不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成分和用法,應該根據規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處理。語言中有些用法雖然不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但是在人們的交際中已被廣泛使用,那就應該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加以肯定。”網民在不斷的交流溝通中,經常使用的網絡詞語約定俗成后逐漸形成新的詞匯系統,它的存在是經過了語言發展規律的考驗和篩選的。
而且,“規范化的對象主要是書面語,因為書面語是口語的加工形式。”顯然,網絡詞語屬于口語化的語言,它是一種言語現象,是人們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中,根據交際任務的實際需要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而且網絡詞語的影響力多存在于網絡世界中,網絡詞語從很大程度上說,是強調視覺的交流,如符號型、會意型、縮寫型等網絡詞語,他們只有出現在電腦屏幕或其他可視的載體上才能發揮作用。而人們的日常會話中,要表達高興的意思時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用“^o^”、“^++++^”這樣網絡詞語的。
更重要的是,漢語具有巨大的包容吸收能力和構詞能力,它會自然地吸收或淘汰某些詞語。所以,網絡詞語的發展不僅不會削弱我們的漢語,更不會出現“危機”,反而會大大豐富漢語的表達,使漢語更具有生命力。
所以,從邏輯上講,更應該規范主流的書面語。對網絡詞語的態度應該是有效地規范而不是禁止。
參考文獻
[1]林綱.網絡用語的類型及其特征[J].修辭學習,2002(1):26~27
[2]趙麗萍.談網絡語言中的詞匯變異現象[J].現代語文,2006(7):76
[3]原春琳.新詞語會不會削弱漢語的獨特魅力[N].中國青年報,2002.8.2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