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若干意見》,高校學生公寓育人功能主要有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三個方面。可見高校學生公寓不僅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還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宿舍既是溫馨的“家”,也是課堂教學的擴展和延伸。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要如何在這個“家”里將“管理、服務、育人”相結合,如何將這個“家”建設成為大學生成才的“第二課堂”,是需要我們積極探索研究的。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加強高校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闡述幾點意見。
【關鍵詞】學生公寓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051-02
一 充分認識學生公寓育人功能,重視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
大學校園不同于高中學校,在這里,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宿舍,因此學生公寓成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娛樂交匯的重要場所。要進行學生公寓管理和建設,首先要充分認識其主要功能,即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
1.管理育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育人主要體現的是制度性保障,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寓管理規章制度,才能高效發揮學生公寓管理育人的功能。在公寓制度建設中,需要建立和完善的規章制度主要有學生公寓管理用人制度和學生公寓學生管理制度,一方面是規范公寓管理人員的思想和言行,另一方面要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
2.服務育人
以服務為理念做教育和管理工作,服務育人是高校學生公寓參與育人的有效途徑。在給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條件和服務設施的基礎上,要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為工作方向,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使學生在接受服務的同時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3.環境育人
環境是成長的外因,對內因起著重要的反作用。高校學生公寓環境包括學生公寓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和積極健康、溫馨和諧的宿舍氛圍等軟環境,從而保障學生基本生活和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提供優質的學生公寓設施和激發學生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生公寓文化氣息,成了高校學生公寓發揮管理育人功能的重要前提。
二 高度重視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要以學生為中心
高校不能把學生公寓僅定位為學生的生活起居場所,學生公寓管理也不只是公寓內的門衛值班、維修等服務性工作,更多的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娛樂相聯系。對學生公寓育人功能的認識不夠,就會使學生公寓管理工作脫離實際,難以提高。
1.加強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完善基礎生活設施
學生公寓建設要與時俱進,貼合“90后”的生活方式。學生公寓樓里不能只是提供即熱式開水器、洗衣機、吹風機,更要求配備自動售貨機、空調等現代生活的基本設備,就如南京林業大學后勤處處長聶永江所說:“對高校來說,‘有空調’也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個指標”,網絡上也常有調侃說,“高考填志愿了,211、985都是浮云,有空調才是硬道理”,這些無不反映著時代的需求。
2.加強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提高宿管隊伍的綜合素質
大多數高校學生公寓都是以樓棟為單位,配備著樓棟管理員、門衛值班員和保潔員這些宿管人員,而大學生們與宿管的接觸無疑是最為頻繁的,在進出樓棟的時候,在借物品的時候,在生病的時候,在衛生檢查和安全檢查的時候……我們的宿管人員要選擇“家長”型人員,這樣的人比較有耐心、愛心、同情心和寬容心,可以為大學生提供親情服務,同時,他們在社會上多年的歷練經驗也能引導學生們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起到服務育人的作用。此外,還必須堅持完善宿管人員培訓和考核工作,既要從思想上統一服務管理理念,強化“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明確“家”的概念和共建意識,通過行為規范和崗位職責規范宿管人員的言行,明確其崗位責任,提高崗位專業技術能力,從而提高宿管人員的工作效益。
3.加強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
宿管人員要主動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狀態。我校要求宿管人員進行學生談話記錄工作,改變“等學生上門辦事”的工作方式,為學生提供近距離服務,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效果。在日常的學生公寓管理中,我們注重為學生提供的管理和服務要規范、簡便、熱情、周到,做到以真誠的服務贏得師生們的支持和信任。在實際工作中,為生病學生熬稀飯、代訂牛奶,為學生提供充氣筒、針線包、加熱等服務,在宿舍樓里為貧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鼓勵他們正確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使他們能夠時刻感受到被關愛的“家”的溫暖。
三 以學生為中心,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學生公寓環境
1.提高防范意識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安全意識薄弱,自我防范意識欠缺等現象,學校通過入學教育對學生進行防騙、防盜、防傳銷等宣傳,積極開展消防知識講座、專題活動等加深學生對安全的認識,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使用滅火器,懂得逃生自救的必備技能、逃生技巧等。另外,學生公寓門衛嚴格控制樓棟人員和物資的出入。學校每周不定期安排違章電器使用、夜不歸宿等違規檢查,加大對違規學生的查處和處罰力度,并通過多種手段,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為了處理好夜間學生的突發狀況,成立學工夜間值班室和學生夜間值班室,保障學生夜間的突發情況能較快得到及時處理,保障學生安全。
2.養成文明衛生習慣
宿舍是群居生活場所,既是私人的也是公共的,必須要有良好的衛生狀況以便學生生活。學校保潔員每天打掃宿舍樓公共環境,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管理員每周檢查宿舍衛生并與學生交流溝通,督促其打掃宿舍衛生;對于個別較難以溝通的宿舍,宿管人員要主動聯系輔導員或班主任,多管齊下解決問題;每學年開展宿舍文明建設表彰工作,對表現出色的宿舍予以表彰和獎勵,促成學生公寓區良好環境的形成。
3.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高校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學生公寓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使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建設活動鍛煉能力,提高自身素質。開展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必須緊密圍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大膽“走出去”和“引進來”,與時代發展相聯系,多運用網絡媒介,多向外開展社區普法教育、貧困學子義務輔導、敬老院義務服務等活動,同時要將更多的文化、文體活動引進到宿舍區來,要體現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要思路靈活、形式多樣,還要貼近學生,具有鮮明的時代感。這樣才能讓學生喜聞樂見,才能使宿舍區始終保持濃郁的文化氛圍,處處體現青年學生活潑向上的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李愛亞.以人為本開創新時期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新局面[J].甘肅高師學報,2005(6)
[2]任忠星、王新.基于公寓文化的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探討[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