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點闡述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及途徑,指出兩者結合將是一條長久努力且艱難的道路,只有經過努力探索,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059-01
如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卻受到人們的忽視。經過實踐探索,人們逐漸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聯系的,所以嘗試對兩者進行整合,培養大學生的素質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探討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使學生拋棄陳舊的觀念,了解大千世界的精彩,找準自我的同時,也給自己找到良好的定位。
正因為大學生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兩者才有整合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結合全面構建和諧小康社會,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全面發展大學生素質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屬于心理學科的范疇,是以心理學為主要指導思想,與社會心理學相結合的模式。在堅持科學理論的同時,防止唯心理論的干擾,確保大學生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側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其主要任務是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心理發展,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質,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政治教育的內容,確保引導大學生走向正確的成長道路,也為兩者的結合開拓新路徑。這種結合方式有效地彌補了學生在各方面的不足,培養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敏銳的觀察力,為實現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時期,面對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思想教育要對學生起到提升作用,而且也使教育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
社會各界都應大力支持大學生的社會公益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外生活,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合法權利,根據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二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徑
學生的大學時期會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要從多方面去分析然后解決。這些問題的產生有思想方面的也有行為習慣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心理方面的。針對這些問題,學校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通過整合可以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解決學生的難題時,一定要考慮是思想問題還是心理問題,然后采用適當的解決措施。
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徑有很多,但是著重還是要從教育方面入手,在兩者整合時充分發揮它們自己的優勢。用靈活多樣的教育途徑對全體同學進行教育。這種整合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體現對學生的人性化關懷,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 兩者整合后大學生的心理特征
對比整合前學生的心理特征,整合后大學生的思想非常活躍、個性活潑、接受能力強,可以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生的心態更開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對沒接觸到的社會保持了好奇心,對很多曾經抵觸的事物保持了理解態度。整合后大學生更注意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有非常強烈的創新精神。
整合后大學生對理想信念更加確定,不再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動搖,對社會主義制度也有了深度的了解。整合后大學生根據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思考問題會從大眾的角度出發,多體會別人的感受,做事情也善于與他人進行合作。這正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給大學生帶來的好處。
整合前學生的心理大多表現在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存在強烈的依賴心理。學生大多對家庭、父母的依賴感比較強烈,這種校園生活不適會導致學生在思想和心理上都發生較大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育學生如何在思想上獨立,離開父母也能很好地照顧自己。
四 結束語
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黃錫榜.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6):95~96
[2]陳小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4(3):273
[3]汪勇、聶江波.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及整合研究——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09(6):8~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