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積累詩中的生字、新詞和古詩文語言。能準確理解有關(guān)詞語和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文語言的美。
二 過程與方法
采用讀讀、議議、說說的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shù)叵奶焯鞖獾淖兓闆r,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找一找詩人采用的修辭手法。
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品味古詩文的語言詩歌的意境及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或教學掛圖(望湖樓風雨大作的圖畫)
〖導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導學過程〗
一 導語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飲湖上初晴后雨》,大家還記得嗎?(引導學生背誦)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宋代的蘇軾)寫了什么地方怎樣的景色呢?(寫了夏天的西湖晴天和雨時的景色)。這節(jié)課老師帶同學們還去西湖看蘇軾飲酒、寫詩好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 釋題
師:讀了課題后你們知道了什么?
A生:我知道了寫詩的時間(六月二十七日)。
B生:我懂得了詩人在略帶醉意時寫下了這首詩。
C生:我知道了寫詩的地點(望湖樓)。
師:同學們說得多好呀!望湖樓,又名看湖樓,在西湖的邊上。
三 介紹寫作背景(出示西湖邊望湖樓的教學掛圖)
六月二十七日這天,蘇軾與朋友在望湖樓喝酒、聊天,酒意正濃時,忽然天色暗了,下起了大雨。一陣風吹來雨消云散,湖面平靜、清澈。于是蘇軾揮筆寫下了這首詩。
四 小組自學古詩
第一,邊讀邊劃出生字,借助字典學習生字,不理解的詞參照注釋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第二,讀好詩句,并畫出節(jié)奏。
第三,自學完古詩之后小組討論交流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第四,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師:同學們需要老師講嗎?
生:不需要。
五 檢查反饋自學情況
第一,(出示生字卡片)生字正音、巧記字形、理解字意(組詞)。
第二,讀好詩句(個別讀、小組讀),要讀出詩句的節(jié)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第三,指名說說下面詞語和詩句的意思(不要求統(tǒng)一,有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黑云翻墨:烏云像濃稠的墨汁在翻滾。未:沒有。
第一句是說:“像墨汁一樣翻滾的烏云還沒有遮住山頭。”
白雨:晶亮的雨滴,色白如珠。跳珠:雨滴跳動如珠。
第二句是說:“色白如珠的雨滴在船上亂跳。”
卷地風:貼著地面吹來的風,其實是指能卷起地上萬物的風,夸張的形容風力之大。忽:突然。
第三句是說:“突然卷起一陣大風,把云雨一齊吹散了。”
水如天:湖水像天空一樣明凈。
第四句是說:“望湖樓下平靜的湖面,如同遼闊的藍天。”
六 自由默讀古詩,完成下面作業(yè)。
第一,用“〇”圈出詩句中重點描寫景物的詞。
第一句寫云,第二句寫雨,第三句寫風,第四句寫水。
第二,找出詩句中的比喻句,并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
第一句詩:把黑云比作濃稠的墨汁。
第二句詩:把雨點比作白色的珠子。
第四句詩:把平靜的湖水比作藍天。
第三,找出一組對仗的句子,用符號(◇△〇)畫出對應的部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第四,指導背誦。(回憶當?shù)叵娜者@樣突變的天氣情況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七 作業(yè)
聯(lián)系當?shù)叵娜盏奶鞖庾兓瑢懸黄涛模}目自擬。
〖板書設(shè)計〗
〔責任編輯:龐遠燕〕
學生閱讀,不斷提高閱讀水平,鞏固本單元內(nèi)容及詞匯。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材施教,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提高言語技能和發(fā)展使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真正做到把語言融入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際任務(wù)中,達到熟練運用英語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范秀琴.讓英語課外閱讀成為“悅”讀[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4(6)
[2]李燕萍.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岱宗學刊(泰安教育學院學報),2010(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