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一門非本國語言,對年歲甚小的小學生來說,我們不難發現擺在他們面前的種種阻礙與困難。由于三年級初開英語課,學生們剛剛接觸英語,他們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但是因為他們年齡小、愛玩,如果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講解,他們肯定記不住,學不會,分不清,覺得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了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不佳。而濃厚的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它使學生不斷向學習的目標努力。因此,在教學中要順應學生們的年齡特點,以激發和保持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出發點,在課堂上借助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的獨特特點來組織英語教學,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又能提高教學質量。
一 充分利用英語歌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童心理學的特征告訴我們,唱歌能使學生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不會太久,很難在課堂40分鐘里全神貫注地聽課,而悅耳動聽的歌曲調節和調動了兒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創設了一個充滿關愛和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變成始終保持高度學習興趣的主動參與者。因此,教唱英語歌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課前一首歌,是組織進行教學的好方法,它能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激昂的情緒,為上好一堂課打下基礎;課中一首歌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使他們減少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為課堂的結尾畫上句號。
二 利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學習中,必然會遇到一個環境問題,缺少一種語言環境,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英語要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教。沒有情境的英語教學,既難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不利于使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創設一切能創設的情境。豐富多彩的活動固然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但居于首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教學。不論是學習哪一種語言,都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境,學生流利的語言輸出源于自然交際情境中無意識的習得。所以,把情景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更有助于學生學好英語。
三 創設語言環境,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易對具體、直觀、動態的事物產生注意,而且還受其身心發展的影響,對聽故事、猜謎語、做游戲、表演等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根據教材內容,編一些故事、謎語給學生聽或指導學生做游戲、表演課本劇,并盡量利用實物、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造情境和語境,進行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在教學“Look at me”這一單元時,我在教室里“設”了一個小小的服裝店,擺設了許多學生的服飾,讓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余的學生到“柜臺”前“買”回自己喜歡的服裝。這樣不但優化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在教學中要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配合手勢動作,使學生直接理解語言,激發學生掌握一門外語的迫切需要,運用英語組織教學使學生不僅掌握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而且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四 精心組織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根據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繞口令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游戲,因為游戲是小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90%以上的小學生喜歡課堂教學游戲。采用游戲教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游戲形式,能夠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枯燥、機械的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英語學習興趣,并使這種濃厚的興趣長久地保持下去,使他們的身心達到完全的投入。
五 加強課外實踐,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有所用驅使學生樂于參與語言實踐,在運用中獲得心理滿足和成功感,而成功的體驗和滿足感能激起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使之產生巨大的內動力。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互叫英文名字,同學校的學生、老師用英文問好、會話。指導學生在課外看英語節目、英文小故事;指導學生講英文故事;進行配音等各項活動。另外,利用新年的到來和各種節日等,就學生感興趣的某些話題,定期進行交流,讓學生盡情表演,運用所學的英語進行語言交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魯迅先生曾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情有了興趣才有可能把它做好。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最基礎的學習動力的源泉。對三年級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激發學習興趣并促使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種學習一般是在沒有外部學習環境支持的情況下進行的,我們只有探索出讓學生們產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才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最終達到培養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