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和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特別是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和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144-02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就會產生興趣,他們的思想就會活躍起來,記憶和思維的效果就會大大提高;反之,把學習看成是精神負擔,效果必然降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因此數學教學更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地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地學習。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通過近些年的教學探討,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一 微笑利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推門走向講臺,就像演員出幕走向舞臺一樣,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決不能將其情緒帶入教室,若將不愉快的情緒傳染給學生,注定這節課失敗無疑。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也為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了基礎。
二 巧設導語,引發學生興趣
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求欲望,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導火線。在教學中,一個好的新課導入,往往會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效果。因此,選擇導語十分重要,導語的內容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有生動有趣,和課堂內容關系密切,才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他們懷著期待的心情,興趣盎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在教學中,我就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體味,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 在數學情境中,趣味盎然地學習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處處充滿著數學。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習陶醉于數學情境之中,樂不思蜀。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師通過講故事、創設生活場景、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置身于學習數學的氛圍中。根據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愛聽故事這一心理特點,我常把書上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編成一個個故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平均分”時,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展開:猴媽媽把6個桃子分給她的兩只小猴子,給了大哥1個,弟弟5個,隨即問學生你們會怎么想?班上的學生會說,一個多,一個少,不公平,然后繼續,分到它們都是3個,大家很興趣高漲地說,現在公平了,它們是一樣多的,通過這個生動的故事,學生從中初步體會到了除法的入門知識——“平均分”,學生聽完了這個栩栩如生的故事,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后,我又鼓勵學生以編小故事的方法,鞏固平均分的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擺了好多商品,琳瑯滿目,選一位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他學生先仔細觀察這些商品的價格,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使課內的數學知識得以鞏固。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 在競賽中,緊張積極地學習
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低年級學生求知欲強、表現欲強,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和信任。教學中,可開展“比一比”“爭當小小數學家”“口算王擂臺賽”等學習競賽活動,使學生在競賽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比一比,賽一賽”“奪紅旗”之類的競賽活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一輪課程改革也要求我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所以當我們面對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學生時還是少點埋怨、苛責,多在提高學習興趣上、認真鉆研教學理論上動些腦筋,正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樣。學生一旦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五 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方能提高教學效果。若教師一味地以嚴厲的姿態出現,凡事批評當先,往往會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久而久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畏懼也容易引發對其所教課程的厭惡,更不要說有學習興趣了。因此,要使學生學好,必須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一個能尊重學生、體貼學生的教師,學生同樣也會尊重他、喜歡他,這樣才能使學生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會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六 學會贊美學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贊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一個靈魂當中。一位哲人說過:“只有真實的贊美才能最打動人的心靈”。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贊美要實事求是,不要單純地對學生說:“你真棒!”“你是個好學生!”之類的話,因為這會讓學生覺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的錯覺,贊美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行為,所以必須特別強調那些使你滿意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贊美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的行為就越清楚,遵守這些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學生今天字寫得較好,作業本保持得較干凈、整齊,回答問題很積極,聲音很響亮,我都會立即表揚肯定,這樣會讓學生認為老師時刻都在關注著他。如果學生認識到只有他表現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師對他的注意,他們就會盡量表現得更好以得到老師的贊美,這樣就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 利用數學課外活動發展學習興趣
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是可以遷移的。現實中,對學習有厭倦情緒的學生,往往對體育活動、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興趣濃厚,我們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把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學習數學聯系起來,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組織各種數學課外活動,為其創造一個非常自由的、寬松的、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趣味化、實踐化。例如,在低年級組織全班性的數學表演會,通過講數學故事、猜數學謎語、做數學游戲、畫關于數學方面的畫等活動,發展學習興趣;在中、高年級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介紹國內外數學家的故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小常識,出數學墻報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而且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得到發展。
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激發并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得生動活潑,做到好學、樂學、會學。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