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推動下的素質教育將審美素質納入了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審美素質成為全面教育培養人才的硬性指標,而目前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就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有效的互動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抓住思維關鍵點來實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思想轉化,推動美術教育的革新。
【關鍵詞】小學教學 美術 課堂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158-01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提出是為了實現“教學為了不去教學”的目的,目前針對互動教學這一模式提出了“雙主互動”的概念,即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激勵,從而形成教師積極引導教學、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師生間進行有效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學的影響和教學的效果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來得以體現,“以教激學、因學論教”。因此通過筆者對于相關資料的研究和對自身教學經驗的分析,認為實現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細化研究。
一 情境設置
近幾年來,情境創設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革新實踐之中,美術教學的情境創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相關的延伸知識來創設出某種認知情感氛圍和情境,以影響學生心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參與的欲望。情境創設強調的是真實的場景,一般多以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輔助。在課堂之上,教師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分辨不同的樂器并指出其不同的特點和獨有的特征,并通過一定的情境創設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情境創設需要注意的是對其趣境、諧境、奇景的構建,創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從而保證學生作為主體參與者的地位。作為美術教師,要努力讓學生置身于新穎奇特的創設情境之中,以興趣和好奇心激發其思維能力,從而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
二 積極拓展互動參與的渠道
其實,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情境設置不是唯一實現互動教學的方式,教師應該積極拓展互動參與的渠道,本文建議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拓展互動的渠道:(1)小練習間的師生互動;(2)突破難點間的師生互動;(3)評價間的師生互動。
1.小練習間的師生互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圍繞美術教學中的一些小練習進行師生互動。例如,在教《圓圈的世界》這一節課時,通過一種學生考教師的方式,由學生隨便說一種哺乳動物,教師可以通過畫圓形能夠將這些動物的輪廓顯示出來。學生會因為受到教師言語的激勵,而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學生就會積極舉手向教師說出許多動物,教師在對學生用圓圈或者半圓圈描畫出各種動物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使其能夠很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有效加強學生對這節課的印象,最終就會使這節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2.突破難點間的師生互動
美術學習跟其構成元素一樣是多姿多彩的,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美術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一樣,有其特有的難點。對于美術學習中的難點,教師一定要非常注意。因為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不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教師,應該與學生經常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在課堂上提出來,然后組織學生針對該問題展開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該問題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法。之后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綜合性評價,使學生將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及時清除學生學習道路中的障礙,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師生評價間的互動
小學生都有進步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學習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與認可。因為小學生的幼稚天真以及思維的抽象,學生所做的畫往往都是充滿了奇幻與夢想,學生都希望教師能夠對自己的畫進行一個很好的評價。應該說,教師如果能夠經常去評價學生的作業,就能夠使其在美術學習中總是保持著一種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學生多進行鼓勵表揚,盡量不要批評或者挖苦自己的學生。在處理學生的作業時,一定要真誠和善,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時,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業中的優點,并且針對學生的優點及時地進行稱贊表揚,使學生對自己的長處能夠有所了解,進而有效地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具體評價時,要注意評價語言的人文化,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婉轉性,不要給學生壓力,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在一種相對和諧輕松的環境中學習。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學要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就需要教師不斷轉換觀念,以大膽的突破性教學方式來構建新型的課堂互動教學。
參考文獻
[1]吳剛.小學美術教學課堂演示淺探[J].課外閱讀(中旬),2011(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