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是職業學校班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班級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學生自我陶冶的根本。筆者根據本班專業特點,有機地將企業文化融入班級的管理中,旨在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等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為今后的就業做好無縫對接。
【關鍵詞】班級文化 企業文化 引入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174-01
一 班級文化建設在職業學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職業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不僅影響著職校生的品行、學業與前途,也影響著學校的地位、聲譽和未來。為此,許多職業教育人紛紛獻計獻策,筆者認為其中班級文化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班級文化指班級成員在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個要素。班級文化是班級建設的靈魂,能有效地促進班級的管理。如何創設出符合班級自身專業與特點的班級文化,用優秀的班級文化指引班級建設,形成良好的班風,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已成為擺在職業學校班級管理者面前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二 職業學校班級文化的特點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就業是職業學校的生命線,就業能力是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與企業深度接軌是職業學校可持續發展辦學的必由之路,而企業文化進校園是和企業深度接軌的一項重要工作。所以,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與普通義務教育學校的班級管理在模式上應有所不同,它除了做好基本的班級常規管理工作之外,還應主動吸納一些優秀企業的管理經驗和企業文化,使學生在管理中受到優秀企業文化的引導從而達到職業素養提高的教育目的,對學生由學生身份向企業員工、職業人身份轉變有深遠的影響。
三 引入企業文化,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筆者所帶的班是日語班,但是他們除了掌握一定量的日語之外,對于日企的了解少之又少。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嘗試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引入日企文化,為學生們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受教育氛圍。
1.班級物質文化
首先從環境布置入手,努力營造日企氛圍。在班級的墻上張貼像松下辛之助等著名日本企業家的經營理念、核心精神等標語,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能得到一些企業文化的熏陶。在班級的后方專門設立了一個“讀書角”。此外,我們還有效利用班級的QQ群,把學校、班級的重要事宜通過QQ迅速方便地傳達給學生,以便學生在離校后也能及時地了解校園動態,關心班級事宜。
2.班級制度文化
在營造企業氛圍的同時,仿照日企對班級的管理制度進行了一定改革,將班級模擬成公司,并設計了公司名稱、公司理念以及公司口號;同時,效仿日企設立了“社長→部長→社員”的管理架構,重新整合了班級的管理職能機構。整個班級總共分為四大部門,即學習部、企劃部、活動部和總務部。每個部門以負責自己部門的工作為主,協助其他部門的工作為輔,合理、有效地完成整個公司的工作;我們還效仿日企的員工評價體系來評價學生,當然,我也會適時引導學生如何將這些壓力轉化為動力。
3.班級精神文化
將日企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文化積極應用在班級的具體管理上。如用“5s”管理制度管理班級的日常清衛工作。當時學生們在日語課本上學到了這五個詞,但對他們的含義和區別并未能徹底理解,為此我將它與班級的日常清衛工作進行了聯系,不僅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了這五個單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文明行為習慣。我們用“菠菜法則”指導學生溝通,要求學生按照“菠菜法則”做到有事報告、有事聯系、有事商量,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溝通能力。另外,我也將日企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文化精神之一的團隊合作精神引入到班級管理之中,要求班級的每一次集體活動各部門都要分工合作完成,每一位成員都要參與其中,這不僅給每位學生提供了鍛煉能力的機會,也更好地發揮出了集體的無窮智慧和力量,為之后班級被評上優秀班集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四 結束語
事實證明,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引入一系列的企業文化之后,班級管理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使學生們的自信心有了大大的提升,責任感也有所增強,執行力也非同昔比,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和提高。總之,只有在校時期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使他們在邁入社會后,與企業無縫對接,開始獨當一面,真正擔負起建設和發展國家的偉大使命。
參考文獻
[1]周新.中職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