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受過職業教育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更是必不可少。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在校企緊密合作、共建共贏的基礎上,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本文針對班級文化及企業文化的特點,從三個方面思考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問題。
【關鍵詞】校企合作 班級文化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6-0175-01
一 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管理更加科學、規范、高效,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日益發展,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建設也向縱深發展,企業對職業學校的畢業生需求也不斷提升,同時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職業院校要發展,就必須與企業緊密聯系。近年來,不少中等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職業學校的辦學要面向市場,要考慮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要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體系與職業標準對接、實訓基地與工作環境對接、專業教學與崗位要求對接、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訂單班教學與管理機制。這給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同時也對職業學校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級管理與企業管理的有機結合,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是培養企業亟須的人才、縮小學校教育與企業人才標準差距、更好地使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的有效措施。
二 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理論、實踐意義
校企合作實踐有力地證明了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推進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人才,是新形勢下職業院校辦學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因其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而受到更多大型企業的青睞。對于校企合作環境下學生實行怎樣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他們更快地適應企業管理,尤其是班級學生如何進行企業化管理,由于尚無經驗可循,很多學校都處于探索階段。通過研究和探討班級學生企業化管理的有效方案與措施,在班級學生管理過程中滲透企業文化,引入企業化管理機制,強調合作理念,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社會、企業,并提高其在社會、企業中生存發展的能力。對班級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企業化管理,對于加快學生對于企業的適應力、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對于新形勢下職業學校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培養“適銷對路”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職業學校班級管理模式以及學校與企業的長期合作機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中等職業學校就業制度改革的逐漸深入,中等職業學校與相關企業聯系越來越緊密,校企合作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現與北京鐵路局、北京地鐵供電公司、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北京地鐵機電公司、京港地鐵公司、神華集團、SMC(中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開展訂單教育。然而經過多次校企合作研討會的反饋,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在企業工作中對企業的管理制度等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主要表現為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即使擁有一定技能,但卻不能很快適應企業高效的工作節奏、嚴格的管理制度,在與人協作的過程中也往往表現欠佳,出現一段痛苦的適應期,而這段適應期能否順利度過,直接影響著畢業生在企業的生存。通過課題研究,探究如何在校企合作環境下有效進行班級學生企業化管理,使學生在學校就能感受到企業氛圍,感知企業文化,感悟企業精神,了解企業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風,推進優良校風建設,從而使學生進入企業之后就能順暢地適應企業管理,全身心地、充滿生機與活力地投入到企業的工作中。
三 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目標
校企合作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新形勢下產生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新模式,借助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與SMC(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地鐵公司、神華集團等企業合作開展的訂單式教育有利資源,以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與SMC(中國)有限公司合作辦學開展的——“SMC訂單班”為研究主體,通過校企合作環境下班級學生企業化管理課題的研究,了解企業文化、了解企業需求與人才標準,探究和建立較為完善的校企合作環境下班級管理的方案:以班級文化墻為載體,宣傳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班級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班級管理借鑒企業管理制度,逐步引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強化學生合作理念,探究有效途徑與措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今后畢業生走向企業、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職業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掌握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相當實踐經驗的技能型勞動者。目前中國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明顯降低,學生現狀不容樂觀,整體素質普遍下滑。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不高、責任感不強,需要學校與企業進一步進行有效溝通,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達到學校與企業雙贏,學校、企業與學生三贏的良好目的。希望筆者的思考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為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盡綿薄之力。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