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只有25%的人在心臟病發作之前沒有任何征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在心臟病發生前其身體都會本能地發出一些“求救”信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杰教授提醒我們,了解、重視并研究人體在心臟病發生之前出現的各種信號,對及時拯救人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心臟病突發前都有哪些信號呢?
1.胸痛壓迫感強烈,猶如大象踩在胸口
胸痛是心臟病發出的早期信號。國內外的心臟病研究學者普遍認為:典型的心臟病發作時,患者胸口會有難受的擠壓感或者痛感,并會持續2分鐘以上,就像“一頭大象踩在胸口”。胸口的疼痛有時可擴散到左肩或左臂。心臟病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如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但是,胸痛不一定都是心肌梗塞的征兆。心絞痛以及胸壁、肺臟、胸膜、食管和胃部的疾病也時常伴有胸痛的癥狀。如何鑒別胸痛是心肌梗塞的征兆還是心絞痛等其他疾病的表現呢?心肌梗塞伴隨的胸痛一般都沒有誘因、而且疼痛劇烈,用藥后疼痛不易緩解;而其他疾病伴隨的胸痛一般都有誘因,用藥后疼痛容易緩解。心肌梗塞的前期癥狀最容易與心絞痛的表現相混淆。心絞痛常常是在患者進行活動或運動、情緒激動、寒冷或飽餐時發生的,但經過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數分鐘至半小時即可緩解。發生心肌梗塞時,胸痛的部位和心絞痛類似,但疼痛的程度更重,不一定有誘發因素,而且持續數小時不能緩解(即使吃藥也不會明顯好轉)。
2.心悸胸悶心里像揣個小兔子
心里像揣個小兔子怦怦直跳,時常感到心慌、憋氣,這在醫學上叫做心悸、胸悶,是心臟疾病發生前的典型癥狀。心臟活動的頻率、節律或收縮強度的改變均可導致心悸。一般來說,健康人的心臟對活動的敏感性增加時,也可能會有此感受,比如在劇烈運動、高度緊張、勞累、情緒低落或興奮時,以及在飲酒、喝濃茶、咖啡之后。因此,發生心悸時首先要考慮是否存在以上因素。如存在以上因素,當這些因素解除時,心悸也會隨之消失。而心臟病引發的心悸則比較復雜,最常見的是心律失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律不齊、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早搏等癥狀。如果心悸發生頻繁,且沒有什么誘發因素,就要考慮可能是心臟病或者其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胸悶較輕時,患者可能若無其事,較重時會使人感得難受,像是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使人呼吸困難。胸悶的癥狀通常比較明顯、持續的時間長,可能是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的預警信號。
3.呼吸困難大口喘氣有瀕死感
呼吸困難是患者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這時患者主觀上會感到氧氣不足或呼吸費力,客觀上患者的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都會發生改變,幾乎各種心臟病都可能給患者造成呼吸困難。不過,除了先天性心臟病以外,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呼吸困難都是心力衰竭的征兆。心臟病引起的呼吸困難其特點是:①都伴有呼吸頻率加快的情況,就是都伴有“喘”。如感覺呼吸困難,卻表現得很平靜,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是心臟病的原因。②沒做什么體力活動就喘得厲害,有必須出去透透氣才能緩解的感覺。③呼吸困難在平躺時加重,坐起來后好轉。當呼吸困難和胸口有壓迫感同時,一些患者還會出現瀕死感。此外,如果在嚴重呼吸困難的同時伴有發紺、咳粉紅色泡沫樣痰、強迫坐起、大汗、兩肺底可聽到水泡音等,這是急性左心衰的表現,這時患者會迅速發生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要及時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4.下肢浮腫皮膚紫紺
有些時候身體的很多部位都會出現水腫,如顏面部、眼瞼、下肢、腰骶部等。水腫的原因非常復雜,除心臟病以外,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營養不良、甲狀腺疾病等都能引起水腫。心臟病引起水腫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這種水腫的主要特點是:①有可凹性。與肝腎疾病引起的水腫相比,這種水腫按壓時形成的凹窩硬度更大一些。②這種水腫最先出現在下肢,一般是從雙足開始,逐漸向上發展。③勞累或進行體力活動后加重,傍晚時顯得重,晨起時減輕。④水腫部位呈對稱性。一旦發現水腫,必須到正規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自己服用利尿藥物。
紫紺又叫發紺,是血液中還原的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黏膜呈青紫色的一種現象。一般情況下,口唇、舌、鼻尖、頰部、耳垂和指(趾)末端出現的紫紺最為明顯。引起紫紺的心臟病常常比較嚴重,一旦發現應該及時就診,請醫生幫助診斷發生的原因。
5.食欲不振手麻牙疼常相伴
很多人都認為食欲不振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但實際上,食欲是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心臟病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是,當心功能不全時可引起胃腸道供血不足,導致消化能力下降,加上胃腸道內血管瘀血,抑制了食欲。心臟病嚴重時,身體會釋放一些炎癥因子,這也是造成食欲下降的原因。此外,心力衰竭還可能導致食欲不振和腹脹同時出現。日常生活中人們若出現了明顯的食欲不振,需要看一看是否同時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比如黃疸、水腫等。如經過調整此種癥狀還不能改善,則需要就醫。患有心臟疾病的人也常有牙疼、手麻等癥狀出現,有時這些癥狀是心臟疾病加重的信號。
6.疲勞頭暈反復發作
經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時常有疲勞、乏力、氣短、頭暈等感覺。他們即使進行輕微的勞動也會感到疲乏,走路稍快就覺得氣短,常出現頭暈眼花、眼前發黑、胸悶、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等。這些癥狀實際上跟心臟病的臨床癥狀密切相關,有的就是心臟病的早期癥狀。這些癥狀時重時輕,很容易讓患者困惑,也容易讓人們放松警惕而引發嚴重后果。
綜上所述,心臟病患者若能早期發現上面的6種危險信號,并立即采取措施,就能使心臟病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控制。
專家小傳——
周玉杰,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曾獲得國家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和“衛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稱號。